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江西省粮食生产能力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江西省要实现增加5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的目标,需要坚持扩大种植面积与提高粮食单产双措并举。为此,政府要充分发挥调控和服务功能,积极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努力扩大优势产区的粮食生产;主攻单产,稳定增加粮食总产;抓紧组织良种培育、良法栽培和防灾减灾技术的攻关与推广;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低产农田的改造力度;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作者
廖春光
机构地区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处
出处
《价格月刊》
2011年第10期60-63,71,共5页
关键词
粮食
增产潜力
生产能力
分类号
F31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屈宝香,李文娟,尹昌斌,钱静斐.
我国粮食产需平衡变化及对策[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16(1):4-7.
被引量:9
2
邓鹏飞,叶清,冯敏玉,周顺亮,肖金香.
江西省粮食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10(5):82-89.
被引量:8
3
江西省农业厅.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了“定盘星”[N].江西日报.2009-01-16.
4
施标.
浅析我国粮食安全问题[J]
.上海农业科技,2007(1):1-2.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夏林宝,夏雪莲.
包头市气候变化与粮食作物产量的关系[J]
.内蒙古气象,2004(3):33-34.
被引量:4
2
潘耀国.
肉类工业对消费和社会进步的影响[J]
.农产品加工(下),2005(9):38-42.
被引量:1
3
王保生,卢冬梅,刘文英,杜筱玲.
江西水稻产量波动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
.江西气象科技,2004,27(2):25-27.
被引量:13
4
中国农业部.历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5
曾丽瑛.在2008中国粮油市场展望会上的讲话.粮食局网站,2008-04-17.
6
2009年1-2月粮油棉糖市场监测信息.中国政府网,2009-03-25.
7
张意轩.农业部:紧平衡成中国粮食供求常态.中国发展门户网,2006-12-22.
8
孙志强.粮食生产仍需警钟长鸣.《中国信息报》经济述评,2008-02-03.
9
孙梅君,郭玮.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情况及政策建议.中国国家统计局,网址:http://www.sndrc.gov.cn,2007-08-07.
10
刘颖杰,林而达.
气候变暖对中国不同地区农业的影响[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4):229-233.
被引量:149
共引文献
21
1
林琳.
燃料乙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6):160-163.
被引量:2
2
仝新顺,赵江利.
未雨绸缪:中国粮食战略储备不容动摇[J]
.现代农业,2009(3):82-83.
被引量:2
3
宁哲,王兰,韩微.
粮食安全背景下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4):90-93.
被引量:13
4
屈宝香,张华,李刚.
中国粮食生产布局与结构区域演变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1):1-6.
被引量:61
5
张利国,钟丽平.
江西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分析[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4):20-24.
被引量:4
6
傅友兰,屈宝香,李刚,张华,邱莉.
中美谷物产量变化与年际波动对比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5):76-80.
7
肖芝娥,张占仓.
我国粮食进出口“逆调节”状况分析[J]
.河南科学,2011,29(12):1520-1523.
被引量:1
8
傅友兰,屈宝香,李刚,张华,屈海.
中国粮食产量变化与年际波动特点分析[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18(1):16-19.
被引量:3
9
陈晓鹏.
浅论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J]
.农业经济,2012(3):14-16.
被引量:1
10
陈健晓,林朝上,胡春花,符研.
不同栽培密度对博优225产量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7):34-37.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7
1
程叶青,张平宇.
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的区域分异[J]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6):925-931.
被引量:51
2
黄祖辉,张晓波,王敏.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一个分析视角:基于农民企业家报酬的考察[J]
.管理世界,2006,22(1):75-82.
被引量:21
3
王玉斌,蒋俊朋.
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及地区差异比较[J]
.农业技术经济,2007(6):23-28.
被引量:19
4
顾和军,钟甫宁.
江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一个分析视角:基于要素角度的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45-50.
被引量:6
5
王慧.
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区域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策略[J]
.经济经纬,2009,26(1):58-61.
被引量:2
6
熊友云,张明军,刘园园,金爽,李瑞雪.
中国粮食产量省区差距变化及其成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6):965-974.
被引量:21
7
顾莉丽,郭庆海.
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波动研究[J]
.中国统计,2009(9):17-19.
被引量:8
8
邓吉祥,程叶青,张阳生.
21世纪初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及成因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3):214-218.
被引量:7
9
潘竟虎,郑凤娟,石培基.
甘肃省县域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空间分异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4):434-438.
被引量:5
10
张道新,彭春瑞,涂田华,谢金水.
江西粮食生产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1-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黄国勤,刘顺.
江西省粮食产量市域差异性及空间格局分析[J]
.农学学报,2012,2(11):59-6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胥亚男,张改素,王发曾,丁志伟.
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变化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4(2):170-177.
被引量:3
2
高勇.
重庆粮食产量时空格局演变研究[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3(5):88-92.
被引量:1
3
赵奇,范春丽,杨玉珍.
2004—2012年河南五地市粮食产量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J]
.河南科学,2014,32(12):2486-2490.
被引量:1
4
熊旻,庞爱红.
早稻暴雨指数保险产品设计——以江西省南昌县为例[J]
.保险研究,2016(6):12-26.
被引量:6
5
张永强,张晓飞,周宁,蒲晨曦.
农户资本投入不确定性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空间差异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17(3):14-24.
被引量:9
6
高超.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河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研究[J]
.东北农业科学,2020,45(3):103-107.
被引量:4
7
高勇.
基于GIS的四川省农业产值时空变化的实证分析[J]
.河南科技,2014,33(1X):210-210.
1
吕永兴.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J]
.山西农经,2015,0(2):17-19.
被引量:1
2
曹书辰.
土地“管家”要维护农民切身利益[J]
.河北国土资源,2004(5):18-18.
3
龙跃.
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探析[J]
.现代企业文化,2011(9):158-159.
4
张晓敏,夏少辉.
关于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几点思考[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4):23-25.
被引量:4
5
陈湘满,何灵,杨金花.
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29(6):701-704.
6
舒克龙.
对创新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几点思考[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6):27-29.
被引量:5
7
栾珊.
改革土地征用制度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J]
.行政与法,2008(10):51-52.
被引量:1
8
林干,龚绍文,杨成志.
农业综合开发一定要搞好粮食生产布局[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0,14(4):14-19.
9
我区扶持优质粮生产集中创建一批优质粮产业基地[J]
.广西经济,2005,24(5):7-7.
10
陈磊.
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4(1):30-31.
被引量:1
价格月刊
201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