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孙中山的大同理想及其意义——兼与康有为等人比较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近代是西学东渐的时代,也是中国本土文化被予以重新发现和诠释的时代。"大同"一词首见《礼记.礼运》篇,近现代思想家从康有为、孙中山到李大钊、蔡元培都对大同理想津津乐道。其中,孙中山的大同理想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不仅是三民主义之一的民族主义的一部分,而且作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蓝图,体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因此,解读孙中山的大同理想有助于加深对孙中山三民主义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认识,同时可以直观地领悟孙中山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康有为代表的维新派之间的分歧。
出处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年第5期5-9,共5页 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
基金 2011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戊戌启蒙四大家比较研究"(1251221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康有为全集:第2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594.
  • 2谭嗣同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
  • 3康有为.大同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344,35,34.
  • 4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
  • 5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
  • 6孙中山全集:第8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
  • 7梁启超.新民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 8康有为全集:第6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 9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163

同被引文献1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