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探讨电力自动化中的电磁兼容技术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磁兼容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本文分析了目前电力系统内所涉及的电磁兼容问题并介绍了相应的电磁兼容技术。
作者
吴林峻
机构地区
湖南省电力公司衡阳电能计量中心
出处
《广东科技》
2011年第20期174-175,共2页
Guangdong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电力自动化
电磁兼容
分类号
TM76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2
1
李富同,傅静波,马文玲.
电力系统电磁兼容性问题综述[J]
.安全与电磁兼容,2003(5):45-47.
被引量:12
2
姚刚,贺家李,王钢,李继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0,12(4):52-57.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
6
1
何彬.
电磁兼容与电力系统自动化[J]
.电力系统自动化,1994,18(3):11-18.
被引量:15
2
杨吟梅.
变电站内电磁兼容问题(二)──变电站内主要干扰源及其特性[J]
.电网技术,1997,21(3):72-75.
被引量:16
3
邬雄,张文亮.
电力系统电磁环境问题[J]
.高电压技术,1997,23(4):33-35.
被引量:18
4
吴茂林,卢铁兵,张波,崔翔,李琳,张重远.
500kV变电站保护小间接地方式的研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9(3):5-8.
被引量:1
5
王泽忠,李成榕,李鹏,丁立建,王伟,赵良.
用球形三维电场探头测量变电站瞬态电场[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9(3):16-19.
被引量:11
6
卢铁兵,崔翔,张重远,M.Ianoz,D.Tabara.
GIS内空间瞬态电磁场预测软件开发及应用[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9(3):24-28.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40
1
王剑乔,刘建新.
微机保护抗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的研究[J]
.华北电力技术,2005(3):1-4.
2
李藻湘,孙卫仁,朱建华,彭西汀,欧阳军.
变电站内电焊对二次系统的影响[J]
.高电压技术,2005,31(8):84-85.
被引量:1
3
王剑乔,刘建新.
微机保护抗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的研究[J]
.高电压技术,2005,31(10):36-38.
被引量:13
4
刘伟志.
磁浮车载推进逆变器的电磁兼容性设计[J]
.铁道机车车辆,2006,26(1):6-9.
5
冯建勤,宋寅卯.
基于电流采样值的相敏过电流保护[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6,18(3):77-80.
被引量:11
6
丁凯,查晓明,陈允平.
有源滤波器非线性行为分析及其电磁干扰的抑制[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15):48-50.
被引量:3
7
杨俊华,李建华,吴捷,陈斌.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风电场监测系统电磁兼容措施[J]
.电机与控制应用,2006,33(10):53-58.
被引量:2
8
梁振光,董霞,郑路,孟昭敦.
500 kV变电站工频电场的测量与分析[J]
.高电压技术,2006,32(11):81-83.
被引量:40
9
王世培,许允之,刘昊,谷波.
电力设备电磁兼容评价计算机辅助分析[J]
.中国测试技术,2007,33(1):130-132.
被引量:1
10
邹一琴.
浅析电力微机监控系统的干扰及其抑制[J]
.科技信息,2007(29):59-59.
同被引文献
7
1
江海涛.
浅谈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
.硅谷,2009,2(21).
被引量:27
2
李建.
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抗电磁干扰的措施[J]
.四川水利,2005,26(5):18-20.
被引量:7
3
郑建飞,高磊,朱轲.
电力自动化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J]
.电子质量,2007(4):77-79.
被引量:3
4
孙玉彤.
电磁兼容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
.广东科技,2008,17(12):117-118.
被引量:2
5
崔瑜.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与无功补偿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9):315-316.
被引量:10
6
杨雨.
电力自动化中现场总线技术的实践应用[J]
.科技风,2011(17):136-136.
被引量:5
7
钱美珍.
电力自动化的现场总线技术应用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2010,0(11X):236-23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朱秀萍,卢小兰.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J]
.科学与财富,2012(11):231-231.
被引量:3
2
李溢平.
简要分析电力自动化中电磁兼容技术的实践意义[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7):50-51.
3
刘阳.
抗干扰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
.电子世界,2014(20):310-310.
4
赵刚.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
.电子世界,2014(23):70-70.
5
左鹏.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方向[J]
.民营科技,2014(12):7-7.
被引量:3
6
王力,韩黎明.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J]
.民营科技,2015(12):54-54.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李威.
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及方向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9):119-120.
被引量:1
2
陈波.
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2016(8):161-161.
被引量:5
3
韩祝松.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探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36):237-237.
被引量:2
4
邢大成.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J]
.农村电气化,2016(11):39-40.
被引量:3
5
姜冠男.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J]
.环球市场,2017,0(2):117-117.
被引量:3
6
穆国东,王雪娇,李岩宝.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J]
.中外企业家,2018(24):116-116.
1
宋丹玫.
电子测量中的电磁兼容问题[J]
.电子质量,1999(6):66-70.
2
逆变器造成的电磁兼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
.电力电子技术,1995,29(4):94-98.
被引量:1
3
王泰宇.
变频空调器中的电磁兼容问题[J]
.家用电器科技,2000(9):39-41.
被引量:6
4
黄文生,袁昌,张建生.
电力系统电磁兼容技术探讨[J]
.应用能源技术,2008(9):27-29.
被引量:3
5
顾亦磊,陈世杰,吕征宇,钱照明.
电源系统中多个子系统之间的电磁兼容问题[J]
.电源技术应用,2004,7(2):122-125.
被引量:1
6
刘鹏宇.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电磁兼容研究[J]
.电子测试,2016,27(10X).
被引量:2
7
杨吟梅.
变电站内电磁兼容问题(一)─—有关的基本概念[J]
.电网技术,1997,21(2):62-65.
被引量:20
8
叶加星.
电能表常见的EMC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J]
.计量技术,2009(3):61-63.
9
齐俊平,袁文凤.
论电力系统电磁兼容问题(英文)[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4):613-616.
被引量:1
10
赵红强,徐建源,秦祖荫.
单线圈永磁操动机构中驱动器的研制[J]
.华通技术,2005,24(1):11-15.
被引量:2
广东科技
2011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