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也谈超重失重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刊2011年第3期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构建物理模型,例析超重失重》(以下简称文1).该文从模型角度提出了超重失重的判据,分析了多种物理过程,指出哪些属于超重失重现象,哪些又不是超重失重.笔者认为文1提出的观点存在问题,错用了所谓的模型.超重失重现象起源于生活的直觉.
作者
叶安荣
机构地区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
出处
《物理教师(高中版)》
2011年第10期20-21,共2页
Physics Teacher
关键词
失重现象
超重
物理模型
物理过程
水平面
文章
例析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倪志强.
构建物理模型,例析超重失重[J]
.物理教师(高中版),2011(3):36-37.
被引量:3
2
骆少科.
具有向下加速度的物体一定处于失重状态吗?[J]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11,29(2):40-4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
1
张克福.
构建超重与失重模型[J]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13,31(12):38-38.
2
陈正旺.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习题教学策略[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0(24):68-69.
3
王震.
超、失重的判断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J]
.科教导刊,2018(25):132-133.
同被引文献
7
1
柯志强,韦有忠,黄初红.
用“视重法”巧解超重与失重问题[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S1):42-44.
被引量:2
2
郭旺.
加速度向下就一定是失重吗?[J]
.物理通报,2007,28(7):63-64.
被引量:5
3
胡楚雄.爱因斯坦等效原理与惯性力[J].力学与实践,1984,6(3):48-48.
4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开发中心.物理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
陈清梅,安红.
“人造重力”及其教学意义[J]
.物理教师(高中版),2008,29(5):10-11.
被引量:1
6
吕基昌.
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探讨[J]
.物理教学,2009(7):18-19.
被引量:7
7
秦建云.
人教版《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编写说明[J]
.中学物理,2019,0(17):6-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胡扬洋,王慧.
剖析超重与失重“判据”引发的教学疑难问题[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3(7):28-30.
被引量:4
2
葛渊波,吴颖.
新旧教材“超失重”定义的探讨与建议[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4):107-109.
3
朱晋明.
问题驱动法走出“超重与失重”思维误区[J]
.物理通报,2022,51(10):128-129.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周长春.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研究——以“超重和失重”为例[J]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16,34(5):28-31.
被引量:25
2
郑珊,李晶.
“超重与失重”教学中的物理学习环境分析[J]
.物理之友,2017,33(5):15-16.
被引量:1
3
徐丹丹,桂维玲(指导),孙莉.
基于科学论证的“超重和失重”教学研究[J]
.物理通报,2020,49(11):42-46.
被引量:1
4
赵丹.
“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J]
.中学课程资源,2021,17(1):44-46.
1
苏红岗.
如何正确理解“超重”“失重”的内涵[J]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0(1):31-32.
2
周春风,翁应成,岑栋.
对超重失重现象演示器的改进[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07,24(2):24-24.
3
陈上泉.
课,不妨“倒置”来上[J]
.广东教育(综合版),2009(3):48-48.
4
周士信.
高中物理必修1新题例析[J]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2010(12):25-25.
5
钱张林.
从超重失重的教学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物理教学探讨(中教版),2004,22(10):21-22.
6
方文,严国柱.
利用DIS探究超重、失重现象[J]
.物理之友,2015,0(9):16-17 20.
被引量:2
7
黄书鹏.
“超重”与“失重”概念教学引发的思考[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4(5):19-21.
被引量:3
8
金邦建.
超重失重简易装置[J]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11,29(2):62-62.
被引量:1
9
魏章平.
超重失重现象的等效理解[J]
.考试(新英语),2001,0(Z1):94-94.
10
朱冬伟,宋为真,孙涛涛.
用弹簧秤演示超重、失重现象[J]
.新校园(中旬刊),2012(4):20-20.
物理教师(高中版)
201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