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在生成与转向间——1936~1966年《骆驼祥子》的接受研究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36~1966年《骆驼祥子》的接受研究分为两个阶段:1936~1948年为生成与展示期,开放的审美观念使《骆驼祥子》在语言艺术、人物形象、艺术价值、艺术切入点、域外接受心理与文本意义潜势等介入点上生成了有待实现的期待视野,为接受深化开启了通道。其中,出色的语言艺术为接受者所公认,成为《骆驼祥子》接受的既定视野。1949~1966年为转向与过滤期,一元化的审美观念使接受者注重对文本的理想主义色彩与思想倾向的强调与定向,使得这两个时代的接受视阈发生错位,相互间的接受视野无法对接、扩展、深化,而那些看似理性、导向性的接受视阈在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时,淡出历史。
作者 陈思广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6-170,共5页 Academic Forum
基金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Skgt201105)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共引文献20

同被引文献17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