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旱半夏组织培养及一步成种法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半夏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半夏叶片为最佳外植体,最优培养基配方为MS+6-BA0.5mg/L+NAA0.1mg/L。研究发现半夏一步成种的方法,直接从叶片诱导形成小苗一步到半夏块茎进入大田移栽扩繁,规避了炼苗环节和解决了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
作者
刘万里
陈波
李苗
梁宗锁
何忠军
机构地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汉中植物研究所
汉中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出处
《汉中科技》
2011年第5期28-29,40,共3页
Hanzhong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半夏
组织培养
一步成种法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江年琼.半夏、天南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27.
2
涂轶.
半夏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3(1):9-11.
被引量:4
3
武宗信,郝建平,王晓立,解红娥.
半夏快速繁殖研究[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3):315-317.
被引量:11
4
蔡鹏,彭正松,罗成科.
半夏两种途径再生植株生长与繁殖的比较[J]
.湖北农业科学,2006,45(6):786-788.
被引量:8
5
罗成科,彭正松.
半夏组织培养一步成苗技术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5):798-799.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白权,李敏,贾敏如,孙琪华.
南充地区半夏资源调查及与省外半夏形态特征的比较[J]
.华西药学杂志,2004,19(5):351-354.
被引量:15
2
何奕昆,刘刚,路铁刚,孙敬三.
半夏茎尖培养及块茎的品质改良[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4,36(1):39-44.
被引量:24
3
胡琴,陶诗顺.
半夏研究和开发最新进展及其思考[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20(1):63-68.
被引量:9
4
万美亮,陈宏康,詹亚华,周吉源.
半夏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9):526-529.
被引量:30
5
曾令波,周吉源,赵洁,熊丽.
半夏组织培养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形态发生的效应[J]
.安徽师大学报,1995,18(3):42-46.
被引量:14
6
韩献忠,张治国,刘骅,赵立红,王黎.
半夏组织培养一次性成苗的研究[J]
.中草药,1989,20(11):45-45.
被引量:5
7
苏新.
半夏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11):15-16.
被引量:12
8
吴爱民,朱宝成,李庆余.
掌叶半夏悬浮培养下的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6,22(1):66-71.
被引量:11
9
罗成科,彭正松,陈卫民.
三叶半夏悬浮培养下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J]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4):842-846.
被引量:8
10
蔡鹏,彭正松,罗成科,魏淑红,杨军.
三叶半夏组培苗生长情况调查[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20(2):16-19.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6
1
胡琴,陶诗顺.
半夏研究和开发最新进展及其思考[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20(1):63-68.
被引量:9
2
唐建宁,吴建宏,许强.
半夏人工驯化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农业科学研究,2005,26(3):70-74.
被引量:4
3
蔡鹏,彭正松,罗成科,魏淑红,杨军.
三叶半夏组培苗生长情况调查[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20(2):16-19.
被引量:5
4
罗成科,彭正松,蔡鹏.
三叶半夏叶片一步成苗离体培养技术[J]
.广西植物,2007,27(2):260-264.
被引量:12
5
王朝英,李璐,王静,邱璐.
半夏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云南农业,2008(5):29-31.
6
崔晓星,李晓洋,孟繁蕴.
半夏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51-55.
被引量:12
7
马宗新.
半夏的组织培养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8):40-40.
被引量:7
8
程霞英,陶晓晔.
三叶半夏组织培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643-1645.
被引量:6
9
和凤美,朱永平.
半夏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再生植株的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4):136-137.
被引量:2
10
梁称福.
3种植物无菌苗增殖与生根一体化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6):84-88.
1
黄红梅,任希望,刘清波.
火龙果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J]
.植物生理学报,2012,48(6):584-588.
被引量:14
2
王建华,薛健,侯春喜,徐立新,赵寿经.
人参发根的愈伤组织诱导[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5):700-704.
被引量:5
3
宋刚,曹正,宋金耀,戚海玲,谢正林.
茅苍术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培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7):39-40.
被引量:5
4
钟林森.
3个烟草品种愈伤组织诱导的比较[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494-16495.
被引量:2
5
张红,柳叶飞,张林,王升厚.
不同培养基对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影响[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3(A08):2-3.
6
张红,柳叶飞,张林,王升厚.
不同培养基对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影响[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3(10):2-3.
被引量:3
7
梁桂淼,罗兰,刘诚诚,牛新威,鲁世伟,袁忠林.
枯草芽胞杆菌B44菌株培养与发酵的优化条件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8(5):77-78.
被引量:4
8
张颖,杨舸,谢海.
杜仲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研究[J]
.北方园艺,2011(5):173-174.
被引量:3
9
王桂梅,杨林栋.
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方法优化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48-49.
被引量:6
10
王娟,汪仲敏,王瑞英,杨俊丰,潘晓春,姚宴红.
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马铃薯,2010,24(3):172-175.
被引量:9
汉中科技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