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诗经》时间副词考察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般认为,时间副词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时间副词主要用来修饰动词,表示动作的时态、时间的长短、终竟等。《诗经》中的时间副词使用频率极高,且用法多样,因而很有探讨和分析的必要。
作者
王金芳
机构地区
江汉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
出处
《咸宁学院学报》
2011年第8期85-88,共4页
Journal of Xianning University
关键词
诗经
时间
副词
认知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57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
2
陈子展.诗经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3
诗经全译[M].金启华,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4
杨伯峻 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5
杨树达.词诠[M].北京:中华书局,1979.148.
6
汉语大字典编委会.汉语大字典[M].武汉,成都: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7
张宜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357
1
曲济炎,杨忠义,赵晓明.
甲骨文披露的薏苡文化——薏苡物种的判定[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3):209-212.
被引量:3
2
洪波,曹小云.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商兑[J]
.语言研究,2004,24(3):67-76.
被引量:3
3
何亚南,舟人.
试论有判断词句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的层级性——兼论判断词成熟的鉴别标准[J]
.古汉语研究,2004(3):24-30.
被引量:11
4
张玉金,舟人.
论西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句法功能问题[J]
.古汉语研究,2004(3):31-37.
被引量:8
5
张幼军,舟人.
《道行般若经》中“何所”的用法[J]
.古汉语研究,2004(3):54-57.
被引量:4
6
郭攀.
旁指代词"它"产生的过程[J]
.古汉语研究,2004(4):38-44.
被引量:3
7
李冬香.
浏阳北乡话(赣语)的疑问代词“限哉/喊、限”和“害唧/海、害”[J]
.语文研究,2002(4):47-53.
被引量:3
8
李树俨.
银川方言人称代词复数的两种形式及词缀“都”[J]
.语文研究,2001(1):45-48.
被引量:15
9
刘俊阳.
论雅诗中的抒情诗与中国诗歌抒情传统的形成[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2):76-80.
10
俞艳庭.
《褰裳》朱熹“男女相咎”说探源——兼论《韩诗》的“说人”主题[J]
.理论学刊,2005(10):107-10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
1
孙尊章,徐凌,梁任芝.
《论语》《孟子》时间副词比较研究[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2):98-99.
被引量:4
2
付义琴,赵家栋.
从明代小说中的“正”、“在”看时间副词“正在”的来源[J]
.中国语文,2007(3):237-244.
被引量:13
3
杨朝霞,乔樵.
《红楼梦》中表示将来时间副词考察[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9(7):65-67.
被引量:3
4
梅光泽.
《世说新语》时间副词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1):28-31.
被引量:3
5
王长华.
《春秋繁露》时间副词浅议[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4):85-87.
被引量:1
6
林松.
《盐铁论》时间副词研究[J]
.保定学院学报,2012,25(1):87-90.
被引量:1
7
孙尊章,徐凌.
先秦时间副词的特点及其发展[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92-95.
被引量:2
8
焦一和.
上古汉语的时间副词“既”[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4(6):120-126.
被引量:5
9
金艳丽,周阿根.
《广异记》双音节时间副词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27(3):76-79.
被引量:3
10
李红兰.
《百喻经》副词连用初探——以时间副词与其他副词连用为例[J]
.现代语文,2020(10):50-5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张颖.
古汉语时间副词研究综述[J]
.现代语言学,2022,10(10):2085-2091.
1
陈思宇.
“永远”的词性和用法[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2):24-25.
2
韩金广.
“再”的语义分析[J]
.青年文学家,2009,0(24):39-39.
3
金玉.
小议「言う」和「話す」的区别[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3):22-22.
4
封小芹.
“たかだか”“せいぜい”“たかが”[J]
.日语知识,2009(6):14-14.
5
崔春花.
韩国语的高低长短[J]
.丹东师专学报,2003,25(4):120-120.
6
丁丽兰.
语用预设及其交际功能[J]
.皖西学院学报,2008,24(1):122-124.
被引量:5
7
李盼盼.
“时间+才/就+VP+数量”中的“才/就”用法分析[J]
.北方文学(下),2014,0(11):123-123.
8
申迎冬.
“就+VP”“即+VP”构式的语义特征分析[J]
.汉字文化,2017(1):47-51.
9
皮奕.
“长/短”在修饰与被修饰方面的对称与不对称[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1):74-79.
10
孙宝民.
“大/小+动词”不对称性考察[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4):93-95.
被引量:2
咸宁学院学报
201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