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儒学与外来文化的传入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罗素在《中西文明之比较》中说:“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①在两千多年的儒学发展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儒学”的每一次发展除其自身内在自觉地更新外,都是与我国国内存在的各学派交流中得到发展的,汉儒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的学说而有“两汉经学”.
作者
汤一介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哲学系
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出处
《东吴学术》
2010年第1期33-39,共7页
Soochow Academic
关键词
外来文化
儒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
传人
文明发展
中西文明
发展史
阴阳家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8
1
费孝通.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3):15-22.
被引量:1633
2
刘斯翰,冯达才.
萧萐父先生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西方先进文化的中国化[J]
.学术研究,1995(4):100-104.
被引量:1
3
欧阳湘.
“礼失而求诸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文化的思想武器[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5(1):67-70.
被引量:3
4
王笑楠.
论周杰伦“中国风”歌曲的怀旧情结[J]
.中州学刊,2008(3):224-226.
被引量:9
5
方克立.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三点看法[J]
.红旗文稿,2009(1):27-29.
被引量:34
6
甘阳.
新时代的“通三统”——三种传统的融会与中华文明的复兴[J]
.书城,2005,0(7):33-39.
被引量:13
7
徐稳.
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山东社会科学,2011(8):171-173.
被引量:15
8
汤一介.
传承文化命脉 推动文化创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J]
.中国哲学史,2012(4):5-8.
被引量:23
9
刘举,庞立生.
从文化变迁谈传统文化精神的瓦解与重塑[J]
.天府新论,2014(2):133-139.
被引量:6
10
王继平.
论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整合过程中的价值选择模式[J]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5(5):74-8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张庆花.
近代以来外来文化中国化进程中的化育精神及其变迁逻辑[J]
.宁夏社会科学,2017(5):235-241.
被引量:2
2
叶大伟.
从“摇滚”到“佛系”:流行歌曲中的青年亚文化流变解读[J]
.当代青年研究,2020,0(2):23-27.
3
陈方刘.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矛盾及化解之道[J]
.科学社会主义,2021(4):75-82.
被引量:7
4
王立胜.
从中华文化、中国精神两个维度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J]
.哲学动态,2022(5):5-1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何影,朱悦文.
文化现代化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破与立:内在依据、历史基础及实现进路[J]
.前沿,2023(6):123-131.
被引量:1
2
张晓萌.
冲突与兼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复兴[J]
.学术前沿,2020(7):112-115.
3
林素容.
英语专业教学对促进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举措[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10):129-131.
4
任倚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重境界[J]
.宁夏党校学报,2022,24(4):52-60.
被引量:3
5
张雅琪,王辉.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以“先秦文学”模块为例[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2(20):130-132.
6
黄三生.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体性研究”评析[J]
.文化软实力,2022,7(4):65-73.
7
魏崇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中中国精神概念的流变[J]
.湖湘论坛,2023,36(1):13-24.
被引量:3
8
刘学玲,吴文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3,32(1):95-105.
被引量:1
9
吕彦瑶.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当代呈现[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1):1-10.
10
林颖,林美辰.
“两个相结合”的历史嬗变、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1-5.
1
黄晓玲.
数字“九”及其文化内涵[J]
.考试周刊,2008,0(1):185-186.
2
黄彦,周凯燕.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的影响[J]
.现代养生,2014,14(2):198-198.
被引量:1
3
程勇真.
水文化性别色彩探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132-135.
被引量:2
4
毛佩琦.
刘基何以成为文化——答客问[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1):12-18.
5
庞俊峰.
“百家争鸣”[J]
.中考历史,2011(6):36-36.
6
陈增光.
探讨董仲舒学术思想 弘扬中华民族文化[J]
.政协天地,2004,0(6):37-37.
7
滕艳娇.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J]
.今日科苑,2009(18):162-162.
被引量:5
8
李生信.
先秦诸子学说的符号意义[J]
.宁夏社会科学,2006(1):132-134.
9
李宝玉.
《易经》阴阳和谐思想及其评价[J]
.求索,2008(6):57-59.
被引量:10
10
马晓丽.
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1(1):95-97.
被引量:6
东吴学术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