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被焦虑湮没的人——解读《只争朝夕》中的威尔赫姆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利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解读索尔.贝娄的《只争朝夕》,揭示主人公威尔赫姆的焦虑及其原因。威尔赫姆的自我承受了三方面的压力。在本我的支配下做了一系列不顾后果的行为;在超我的限制下,感觉低人一等和愧疚;城市生活更加剧了他的压力。威尔赫姆无意识地使用了一系列的防御机制,阻碍了他对自己及所处现实的认识,使他湮没在焦虑中。通过心理分析这个工具,读者不仅能正确解读小说,对现实生活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 薄亚萍
机构地区 西安医学院
出处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1年第10期22-23,共2页
基金 西安医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立项建设项目成果之一,编号为XYZL2010-1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1

  • 1胡亚敏.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再探[J].国外文学,2002(4):10-17. 被引量:10
  • 2Bradbury, Malcolm. Saul Bellow [M]. London: 1982,28.
  • 3Chavkin, Allan. Bellow and English Romanticism [ A ]. In Eberhard Alsen ( ed. ). Saul Bellow in the 1980s: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 C ].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Inc. , 1989. 114.
  • 4Michael K. Glenday. 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 [M].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90. 3.
  • 5Roudane, Matthew C. An Interview with Saul Bellow [J].Contemporary Literature, 1974, (25): 270.
  • 6.Bellow,Saul.Seize the Day[Z].New York:Penguin Books,1996.(以下出自本书的引文,均在文中注明页码)[Z].,..
  • 7.没有终极的寻找—索尔·贝娄和他的《雨王汉德森》[A].王宁.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名著导读[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249.
  • 8Nesher, Hana Wirth. Who's He When He's at Home.?Saul Bellow's Translations [ A ]. In Michael P Kramer (ed.). New Essays on Seize the Day[ C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35.
  • 9Maritain, Jacques. True Humanism [M]. trans. by M.R.Adamson, London: 1938, xii.
  • 10Trilling, Lionel. The Two Environments [ J ]. Encounter,1965, (25) :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