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胸痹虚证的认识 被引量:8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胸痹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表现为气虚、阴伤、阳衰,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治则应遵循以补为主,治法选择相应的益气、养阴、温阳、补血,临床可收到很好的疗效。如《内经》认为胸痹虚证与气血亏虚有关。张仲景把胸痹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即本虚标实之证。《诸病源候论》阐述胸痹虚证的病机主要是胸阳不振、气血虚弱、心失所养。孙思邈在继承张仲景的基础上,注意分析胸痹病证的脏腑、气血的病理变化,不但注意了阳虚,同时亦在治疗上又分为阴虚、血虚、气阴两虚及兼有郁热等几个方面。任应秋认为:心的功能首先是主阳气,其次是主血脉,因而发生病变,亦首先是在于阳气方面的亏虚,其次才是血脉有所损害,治疗上提出"补法",以益气法治疗胸痹虚证。
作者 柳威 赵英强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11年第10期934-935,共2页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天津市卫生局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编号:20050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34

  • 1陈国庆.当归汤治疗胃心痛75例[J].陕西中医,1993,14(8):339-339. 被引量:2
  • 2黄永生.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诊治体会[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1):16-17. 被引量:43
  • 3鲁明源.冠心病化痰蠲饮治法溯源与述评[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2):103-104. 被引量:6
  • 4孙思邈.千金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26.
  • 5史大卓,李立志.专科专病名医临证经验丛书·心脑血管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2.
  • 6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心痹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J].中国医药学报,1988,3(2):66-67.
  • 7徐大椿.徐大椿医书全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80-181.
  • 8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 9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医经病源诊法名著集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 10赵佶.圣济总录[M].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共引文献48

同被引文献67

  • 1李英琳.议肝与胸痹[J].中医药学刊,2006,24(2):329-329. 被引量:2
  • 2沈庆法.胸痹从痰浊瘀血论治[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4):11-12. 被引量:7
  • 3全世建,刘妮,林杏娥.方剂配伍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3):86-87. 被引量:11
  • 4史宇广,单书健.当代名医临证精华[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1.
  • 5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18.
  • 6彭敏.外感热邪致胸痹初探[J].中医研究,2007,20(8):5-6. 被引量:3
  • 7秦绍爱.益气活血通络治疗冠心病40例临床观察.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9-9.
  • 8迟家敏,汪耀,周迎生,等.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49.
  • 9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 10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97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3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