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城市设计视角下小型公共空间的设计初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城市生活中,小型公共空间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而在实际的城市设计中往往忽视对此类空间的塑造.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分析人的行为、心理特征与塑造小型公共空间的关系,提出了塑造良好小型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即应遵循人性化的原则,采用宜人的尺度并创造阴角空间,从而为城市设计中塑造更好的场所、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提供了依据。
作者
徐嵩
张慧华
机构地区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青岛和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出处
《四川建筑》
2011年第5期13-14,17,共2页
Sichuan Architecture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小型公共空间
场所
人性化
分类号
TU984.113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6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扬·盖尔 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邓蜀阳,刘丹.
关注城市生活的“边角空间”[J]
.规划师,2007,23(1):90-91.
被引量:12
3
李九全,张中华,王兴中.
场所理论应用于社区研究的思考[J]
.国际城市规划,2007,22(6):85-90.
被引量:22
4
洪惠群.
人性化空间的环境设计[J]
.南方建筑,2006(11):1-4.
被引量:2
5
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46-50.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17]海德格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M].台北:唐山出版社,1989,20-55.
2
[1]Pred A.Place as Historical Contingent Process:Structuration and the Time Geography of Becoming Places.AAG,1984,74:279-297.
3
[2]Relph E.Place and Placelessness.London:Pion,1976.
4
[3]Agnew J.The Power of Place:Bringing Together Geographical and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s.Boston:Unwin Hyman.124-39.
5
[4]Tuan,Y.F.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London:Minneapolis.1974,89:150-162.
6
[5]Massey D.Spatial Divisions of Labor:Social Structures and the Geography of Production,Methuen Press.New York.1984.
7
[6]Eyles J.Senses of place.London:Pion,1985.
8
[7]Johnston,R.J.Derek Gregory,Geraldine Pratt,and Michael Watts(eds.).(2000).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4th ed.).Oxford:Blackwell.454-456.
9
[8]Tuan,Y.F.Rootedness versus Sense of Place.Landscape,1980,24:3-8.
10
[9]Entrikin,N.The Betweenness of Place.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1.
共引文献
268
1
权东计,任宜欣,朱海霞.
共生视角下的大遗址区遗产社区生活圈营造策略研究——以杜陵遗产社区为例[J]
.中国软科学,2021(S01):198-205.
被引量:3
2
董培海,李伟.
地理学视角下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空间效应与机理[J]
.中国生态旅游,2021(5):733-750.
被引量:1
3
叶如海,方遥.
当今大学校园规划的评析[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1):62-66.
被引量:15
4
谭文勇,阎波.
“图底关系理论”的再认识[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2):28-32.
被引量:17
5
冯楠.
我国城市建筑环境艺术的审美视界[J]
.山西建筑,2006,32(10):31-32.
被引量:3
6
陈浩强.
大学食堂规划设计要素分析[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32(3):165-168.
被引量:3
7
付蓓,李秀.
生活的空间 交流的场所——绵阳市火炬广场改造设计有感[J]
.四川建筑,2006,26(4):11-12.
8
崔昆仑,徐颖.
建筑对环境的有效回应——以台州市电力调度中心方案设计为例[J]
.浙江建筑,2006,23(9):18-20.
9
王薇薇.
居住区交往空间环境设计初探[J]
.江苏建筑,2007(1):17-21.
被引量:4
10
孙娜,秦玉,向泽涛.
步行街休息座椅的环境行为学研究[J]
.山西建筑,2007,33(9):49-50.
被引量:3
1
高茜.
以人为本的小型公共空间探索与研究[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0(3):176-177.
被引量:1
2
梅峥嵘.
旧城区小型公共空间更新初探[J]
.山西建筑,2008,34(17):50-51.
被引量:1
3
杨德庆.
校园建筑智能化浅析[J]
.山西建筑,2004,30(22):2-3.
4
付潇,孙明.
浅析大学校园景观中的文化体现[J]
.山西建筑,2008,34(34):44-45.
被引量:2
5
檀文祥.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房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
.低碳世界,2016,0(22):189-190.
被引量:4
6
徐朝辉.
试析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J]
.环球市场,2016,0(5):189-189.
7
魏来.
中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特质分析比较[J]
.商,2014(10):277-277.
8
李倞,徐析.
巴塞罗那交通基础设施的公共空间再生计划,1980-2014[J]
.风景园林,2015,22(9):77-82.
被引量:15
9
杨蒙华.
川西古镇公共空间对古镇景观节奏的影响探究[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5,0(6):148-148.
10
王敏,张亚娟.
厦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J]
.陕西建筑,2009(4):8-10.
四川建筑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