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20世纪30年代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和推进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被进步知识分子消化吸收后,在20世纪30年代更广泛地传播开来。学术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范围,涉及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等广泛领域。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学者们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目的任务、实现途径等问题进行了自觉而深入的探索,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必须采用生动浅显的语言、民族的表现形式、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宣传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还在于他们能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进行正确把握和引导,以保证其健康、深入发展。
作者 侯静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
出处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62,85,共6页 Literatur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何其芳.《论文学上的民族形式》[J].文艺战线,1939,1.
  • 2齐同.《当前文艺运动的几个重要问题》[J].读书月报,1939,.
  • 3沈骥如.《沈志远-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引入者》,《社会科学报》2008年7月10日.
  • 4刘萍.《艾思奇及其大众哲学的消失》[J].(台湾)传记文学,.

共引文献14

同被引文献81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