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克思主义与空间理论 被引量:2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年来,中国哲学界已经逐渐注意到国际学界社会理论之空间转向,把社会空间的生产作为自己研究的当代落点,以当代中国城市化为入口,一方面努力在理论上建构空间哲学,另一方面在现实关切上把当代生活重组过程中起主导力量的资本作为分析批判的对象,借鉴哈维这样的案例,来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价值。
作者 胡大平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11,共7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8

  • 1胡大平.马克思主义能否通过文化理论走向日常生活?——试析20世纪70年代之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43(5):13-20. 被引量:14
  • 2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1,100页.
  • 3福柯 雷比诺.《空间、知识、权力—福柯访谈录》[A].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C].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7页.
  • 4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第二章,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 5胡大平.《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与希望的空间》,《社会理论论丛》第三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 6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林骧华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176页.
  • 7周红译.《论道德的谱系》.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页.
  • 8利奥·潘尼奇.《全球化与国家》,载D.赫尔德等《国将不国》,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共引文献33

同被引文献303

引证文献2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