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庆大霉素、甲硝唑并生肌玉红膏联合治疗褥疮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褥疮利用庆大霉素、甲硝唑合并生肌玉红膏治疗效果,提高四肢褥疮治疗效果。方法比较联合生肌玉红膏与单纯使用庆大霉素、甲硝唑对褥疮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使用生肌玉红膏更有利于褥疮、皮肤溃疡好转愈合。
作者
吴灵
机构地区
江西省余江县妇幼保健院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0期154-155,共2页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关键词
庆大霉素
甲硝唑
生肌玉红膏
褥疮
分类号
R275 [医药卫生—中医皮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江杨青.
中西医结合治疗Ⅲ期褥疮23例[J]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5):361-361.
被引量:2
2
王雪,杨竹,张波.
湿润烧伤膏与贝复济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措施[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7,30(1):85-86.
被引量:3
3
韦丽飞,罗煜,张桂花,梁海英.
贝复剂在三期褥疮治疗中的应用[J]
.华夏医学,2004,17(5):749-750.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韦丽飞,罗煜,张桂花,梁海英.
贝复剂在三期褥疮治疗中的应用[J]
.华夏医学,2004,17(5):749-750.
被引量:11
2
陈审,刘潮波.
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26例的临床体会[J]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6,18(2):136-138.
被引量:14
3
王雪,杨竹,张波.
湿润烧伤膏与贝复济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措施[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7,30(1):85-86.
被引量:3
4
德永惠子(日).褥疮护理禁用按摩疗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2,11(1):39-40.
5
王翠凤,张桂,徐文莉,高勇,林勇.
1例老年植物人双侧臀部巨大褥疮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559-560.
被引量:84
6
赵贵香,王斌.
碘伏纱条用于感染性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65-865.
被引量:33
7
张雪梅,薛岚,廖再波.
褥疮防治的循证证据[J]
.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44-45.
被引量:50
8
缪书卉,张艺.
龙血竭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J]
.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53-53.
被引量:77
9
张晓明,胡凤云,杜燕,辛海霞.
急性损伤期与非急性损伤期病人褥疮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491-493.
被引量:92
共引文献
12
1
刘寒静,王耀勇.
贝复剂治疗Ⅲ期褥疮体会[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3).
被引量:9
2
李华.
PCI术后创口皮肤护理[J]
.江西医药,2006,41(6):432-433.
3
梁雁芳.
西药治疗局部压疮的进展[J]
.护理研究(下旬版),2006,20(8):2168-2169.
被引量:1
4
黄剑,卢秋菊.
TDP+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Ⅱ~Ⅲ期褥疮治疗中的应用17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5):6250-6250.
5
陈飞.
贝复济和康复新液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深度压疮的护理[J]
.护理与康复,2009,8(11):945-946.
被引量:10
6
谢玉谦,周龙,丁艳,张学军.
湿润烧伤膏联合贝复济治疗糖尿病足临床体会[J]
.实用糖尿病杂志,2009,5(6):37-38.
被引量:2
7
江杨青.
中西医结合治疗Ⅲ期褥疮23例[J]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5):361-361.
被引量:2
8
王敏.
贝复剂加珍珠粉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运用[J]
.中外医疗,2011,30(36):94-94.
被引量:2
9
朱天娥.
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五黄一号”治疗深度压疮的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3):35-35.
被引量:2
10
徐沛纯,夏燕飞,寻杜春,刘梅娟.
综合疗法治愈1例腹泻并Ⅳ期压疮患者的护理[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3,18(4):263-26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3
1
刘天,刘晓霞,魏爱生,吕丽雪,林旋,郎江明.
玉红膏外敷治疗糖尿病足20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学报,2011,39(5):118-119.
被引量:6
2
姚昶,施裕新,朱永康,许芝银.
生肌玉红膏对小鼠机械性创面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05,26(11):68-68.
被引量:25
3
陈娟娟,唐卫民,谭素萍.
生肌玉红膏加艾灸治疗压疮效果观察[J]
.护理学杂志,2006,21(8):12-13.
被引量:12
4
邓永健,郭志伟,王萌.
当归的化学成份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新疆中医药,2006,24(5):109-113.
被引量:70
5
陈实功.外科正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
6
齐建永,张丽萍,巴英伟.补阳还五汤配合生肌玉红膏治疗足踝部损伤性溃疡56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药学报,2011,26(2):23-24.
7
应语,姚昶,卞卫和,等.生肌玉红膏干预下肢慢性溃疡创面炎症反应的临床研究[J].2013,26(2):7-11.
8
Kang OH,Lee GH,Choi HJ,et al. Ethylacetate extract from Angelica Dahuricae Radix inhibits lipopolysac charide induced production of nitricoxide,prostag- landin E(2)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ipha via mi- 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and nuclear factor- kappaB in macrophages[J].Pharmacol Res,2006,55(4): 263-270.
9
李利霞,高记华,范世慧.
生肌玉红膏外敷配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裂术后患者80例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09,31(2):228-229.
被引量:3
10
郭纯艳,魏洪亮.
生肌玉红膏纱条在肛裂术后的临床应用[J]
.中医药信息,2009,26(4):62-6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肖正国,刘效栓,李喜香,陈成,乔莉,郑慧,徐玉娥,姜玲艳,包强.
玉红膏治疗皮肤溃疡有效性的Meta分析[J]
.西部中医药,2013,26(11):71-7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肖正国,刘效栓,李喜香,郑慧,宋薇,潘从泽.
玉红膏稳定性试验及其有效期统计学分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7):92-95.
被引量:6
2
樊艳,罗燕燕,肖正国,包强.
玉红膏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西部中医药,2018,31(6):139-141.
被引量:1
1
宋乐勇.
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91-91.
被引量:1
2
袁银山.
皮肤溃疡外治法验案[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9(2):110-110.
3
黄小宾,刘健.
湿润烧伤膏治疗皮肤溃疡疗效观察[J]
.福建中医药,2000,31(1):20-21.
被引量:4
4
彭玲辉,李跃先,肖忠玲,欧美玲.
中药玉皮膏治疗皮肤溃疡41例疗效分析[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1991,6(3):125-126.
5
邓汉成,李惠兰.
百合纯粉治疗皮肤溃疡久不愈合25例[J]
.中国民间疗法,1996,4(4):38-38.
被引量:4
6
郭足森,曾洁,陈丽莉,邓炜,高振,何玲.
蓝芩口服液联合口腔基础治疗对口腔溃疡临床疗效分析[J]
.光明中医,2014,29(8):1649-1650.
被引量:4
7
包应有.
小陷胸汤治疗胆道蛔虫症疗效分析[J]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1,8(11):1335-1336.
8
刘宇.
血竭——伤科良药用途多[J]
.新中医,2004,36(8):53-54.
9
钟久鹏,陈宗良.
艾灸合人参养荣汤加减治疗皮肤溃疡65例[J]
.江西中医药,2007,38(3):59-59.
被引量:3
10
李德荣.
自拟“龙蟾散”在临床的应用[J]
.中国农村医学,1996,24(9):57-58.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 第3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