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生儿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循证护理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1]。新生儿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循证护理,首先查找有关方面的资料,了解新生儿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再与临床护理经验和知识、患者需要相结合,制定计划并实施。新生儿皮肤完整性受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
陶金民
机构地区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出处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474-2474,共1页
Jiangsu Medical Journal
关键词
完整性受损
循证护理
新生儿
皮肤
科学研究
护理经验
主要表现
患者
分类号
R741.06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1
朱立红.
循证护理现状与展望[J]
.实用医药杂志,2008,25(2):234-235.
被引量:11
2
陶鑫,李静,孙建伟,顾晓慧.
新生儿输液外渗皮肤的用药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9):843-844.
被引量:19
3
楼赛娟.
事前防护减少疾病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J]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3):190-190.
被引量:6
4
王惠英,潘旅平.
新生儿红臀预防方法的体会[J]
.重庆医学,2008,37(4):367-367.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李雪英,黎方红.
脊髓损伤病人循证护理探讨[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4,19(8):67-68.
被引量:26
2
王惠冰.
应用循证护理解决骨科住院病人常见问题的实践[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74-176.
被引量:83
3
万丽红,林细吟,梁嘉定,黄惠霞.
广东省循证护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70-272.
被引量:79
4
李亚洁,蔡文智,李瑛,张立颖.
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认知现状调查与启示[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627-629.
被引量:64
5
林赛莲,杨丽娴.
新生儿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1):44-45.
被引量:24
6
谭娴玲,张竹馨.
循证护理在哮喘患儿家长依从性控制中作用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2):1082-1083.
被引量:12
7
傅蓉,程云.
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J]
.上海护理,2005,5(2):19-21.
被引量:8
8
李锐,刘之超.
循证护理的实施现状与分析[J]
.上海护理,2005,5(3):52-54.
被引量:22
9
胡雁.
正确认识循证护理 推动护理实践发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714-717.
被引量:283
10
周敏,夏晓清,陈丽莉,蔡志翔,胡国萍.
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认知现状调查[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06,20(8):2093-2094.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
42
1
邓红丽,何艳芳.
新生儿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1):2124-2125.
被引量:3
2
赵红.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2013,34(13):2605-2606.
被引量:9
3
周冠蓉.
两种方法处理新生儿静脉输液严重外渗效果比较[J]
.上海护理,2007,7(6):37-38.
被引量:6
4
张铭,陈至生.
早产儿静脉补钙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2007,5(12X):617-619.
被引量:2
5
蔡秀乔,何雪,杨萍.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及针头固定方法探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8):142-142.
被引量:2
6
郭少霞,洪小娟,李小金.
新生儿输液使用微量注射泵的安全管理[J]
.全科护理,2009,7(3):254-255.
被引量:5
7
王桂芝,袁慎霞.
碘伏加湿润烧伤膏暴露疗法治疗中、重度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09,6(22):77-78.
被引量:1
8
谢晓清,江静敏,王静,焦璐,李晓霞,朱江.
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后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6):2640-2641.
被引量:4
9
田晶.
53例留置针敷贴致d,JL头皮破损的护理[J]
.中国保健,2009(26):1203-1204.
10
张海燕,章鑫,张淑丽,王维维,张海霞.
循证护理在防范NICU静脉给药安全隐患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2010,21(11):132-134.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7
1
韩学娟,户志银.
优质护理干预对于初产妇保健能力和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9,0(S02):224-226.
被引量:30
2
戴晓娜,叶志弘,潘开宇,尚世强.
抗氧化维生素抑制甘露醇对血管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05,21(11):6-7.
被引量:33
3
何利,安如俊,龙燕琼,屈淑娟.
新生儿液体渗漏后预防皮肤损害的临床观察[J]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5):1321-1321.
被引量:21
4
支秀琴,刘丽娜,查建英.
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致压疮2例报道[J]
.护理学报,2006,13(10):51-51.
被引量:7
5
王彩凤,巫向前,楼建华.
国外儿童压疮护理现状[J]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5):467-471.
被引量:47
6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55.
7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06.
8
李树仁,吕涛,王胜利,邱长虹,陈志坚,王和平.
医源性皮肤损伤49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7):4256-4257.
被引量:23
9
闫夙,朱惠琴.
塞肤润联合电吹风应用于肛周皮肤损伤27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1):7749-7749.
被引量:2
10
李蔚蓝,罗秀娟.
留置针输液非穿刺性损伤致液体外渗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2):265-267.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张丽华,刘继秀.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策略[J]
.临床护理杂志,2012,11(5):48-51.
被引量:17
2
范静静,冯静.
优质护理在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红臀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2,28(6):813-81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杨璐,张雪梅.
皮肤撕脱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2):32-34.
被引量:2
2
余秋敏.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7):4184-4186.
被引量:7
3
程红,万兴丽,苏绍玉.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及高危环节的皮肤损伤预警监控管理与效果观察[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12(2):211-215.
被引量:28
4
欧树婵,陈燕梅,车翠微.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影响[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6,23(7):36-38.
被引量:8
5
李娜,屈清荣.
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22):3511-3513.
被引量:7
6
陈琛,陆巍,吴玲,夏冬云.
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文献的系统性回顾[J]
.护理学杂志,2016,31(20):99-103.
被引量:62
7
马国瑞.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和防范策略[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31(B03):80-81.
被引量:1
8
张莉萍,戴晓冬,赵静.
住院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常见类型与原因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8):24-26.
被引量:11
9
张霞.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0):255-256.
被引量:11
10
陈玉莹.
预见性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6):177-179.
被引量:4
1
王茹,谢生辉,刘利婷,高阳.
精神分裂症MR扩散张量成像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4(12):951-953.
被引量:4
2
薛梅.
亚低温治疗脑卒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9):1122-1123.
3
王秋莲,刘小玲,宁成军.
66例皮肤组织完整性受损相关因素分析[J]
.山西护理杂志,2000,14(1):6-7.
被引量:1
4
贾艳滨,王颖,凌雪英,黄力.
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患者脑弥散张量成像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4):242-245.
被引量:6
5
林铮,李惠春,徐磊,龚向阳,卢蕴容.
青少年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和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的研究[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7,40(4):213-216.
被引量:1
6
郝丽华,汤之梅.
脑血管病75例健康教育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0A):1944-1945.
7
赵晓玲,刘鸣.
卒中的预防——证据与实践的差距有待缩小[J]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2,10(3):185-187.
被引量:19
8
王引明,刘春风,曹勇军,陈孝东,周媛.
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若干问题的探讨[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3):392-395.
被引量:6
9
张萍.
神经内科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2):145-145.
被引量:6
10
袁湘珍.
糖尿病并发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创面护理管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9):1385-1386.
江苏医药
2011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