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戏曲脚色的演化及意义 被引量:2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戏剧成熟的突出标志是戏曲脚色的形成,戏剧形态的发展和戏曲脚色的演化密不可分。古典戏曲脚色的演化明显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宋金杂剧院本之"杂剧色"变伎艺性的歌舞、说唱形态为搬演故事、装扮人物的形态,从中演化出生、旦、净、末、丑等脚色;第二阶段是随着戏剧形态的丰富与发展,脚色也在搬演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出现老旦、小生、副末或小丑一类名目的分化;第三个阶段则是随着古典戏曲演出形式中折子戏的出现,片段式的重视伎艺的表演造成戏曲脚色的行当化,这一现象表明戏剧形态向更高层次的跃升。戏曲脚色演化的每一阶段对应着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不同形态,探讨脚色的演化,对戏剧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作者 元鹏飞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2-79,共8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金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古典戏曲脚色新考"(批准号:08BZW023)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二级参考文献34

  • 1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84页.
  • 2孙楷第.沧州集[M].中华书局,1962.
  • 3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2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4宋·脱脱等.辽史·礼志[M].中华书局,1974.
  • 5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仪卫志[M].中华书局,1986.
  • 6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 7谢伯阳.全明散曲(第一册)[M].齐鲁书社,1994.
  • 8也是园古今杂剧考[M].上杂出版所,1953.
  • 9元鹏飞.明清传奇开场脚色考[M].国学研究(第十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 10元鹏飞.末脚新考[M].国学研究(第二十卷),2007.

共引文献111

同被引文献100

引证文献21

二级引证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