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理论面向现实的勇气与力量——评段吉方的《意识形态与审美话语——伊格尔顿文学批评理论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是文艺理论威风八面各领风骚几十年的世纪,弥漫着焦虑和浮躁,点缀着文学艺术的花边和惊鸿一瞥的灵感。生活世界原本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特别是牵涉到想象和情感的问题,逻辑就会遭遇到强奸现实的滑铁卢之役。所谓逻辑与历史并行、历史优先原则,已经成为人文学术研究中的共识,
作者
韩雷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
温州大学
出处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19,共4页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关键词
文学批评理论
伊格尔顿
审美话语
意识形态
力量
勇气
人文学术研究
文艺理论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段吉方.
综合与超越:特里·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研究及其理论贡献[J]
.文艺理论研究,2010(6):28-3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弗兰西斯.姆恩,孟登迎.
英国文学研究中的阿尔都塞[J]
.外国文学,2002(2):63-69.
被引量:12
2
[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8-19页.
3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本·意识形态·现实主义》,参见王逢振主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425页.
4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1页.
5
[斯洛文尼亚]卢斯拉沃热·齐泽克.《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页.
6
[英]雷蒙·威廉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的基础和上层建筑》,见《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2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7页.
7
Terry Eagleton ,Raymond Williams: Critical Per- spectives, Boston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89, p. 156, p. 166,p. 169.
8
[英]特里·伊格尔顿.《再论基础与七层建筑》,《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5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61页.
9
Terry Eagleton, Walter Benjamin, or , Towards a revo- lutionary criticism, London : Verso, 1981, p. 96.
10
Terry Eagleto, Criticism and Ideology, London : Verso, 1978 ,p. 24.
共引文献
2
1
林晓琴.
从乔布斯悼词的两岸三地译文看企业外宣翻译的本土化顺应[J]
.东南学术,2012(5):273-280.
被引量:6
2
林晓琴.
意识形态操纵下的翻译顺应与改写——中美领导人演讲译文对比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36-141.
被引量:8
1
刘凯.
“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个表征[J]
.学术月刊,2005,37(2):10-12.
被引量:6
2
谭善明.
被建构的主体性:论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接受者的地位问题[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1):17-20.
被引量:2
3
周品洁.
“正当的统治”——对伊格尔顿审美话语中政治性的爬梳与理解[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13):24-24.
4
王柯平.
孔子诗教要旨──兼议柏拉图诗论[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19(6):11-28.
5
马忠.
广东儿童文学发展与繁荣的背后[J]
.北方文学(下),2016,0(4):41-41.
6
李蓓.
悲剧在现代抗战剧中的呈现——《雪豹坚强岁月》人物形象分析[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3):175-176.
7
陶英铅.
论伊格尔顿审美中的意识形态[J]
.梧州学院学报,2009,19(1):72-77.
8
邓军海.
对于“味觉论”的一些思考[J]
.孝感学院学报,2009,29(4):19-24.
9
周焕灵.
审美文化视域下莎士比亚悲剧的电影改编[J]
.电影文学,2016(9):103-105.
10
段吉方.
面向现实的文学理论:意义及其限度——“泛理论”与“反理论”时代文艺学的历史反思与批判[J]
.文艺争鸣,2011(5):30-35.
文艺评论
2011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