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族历史观照中知识分子的“交集”——从张承志的散文看其对鲁迅的再阐释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伪士当去,迷信可存"是鲁迅对现代中国语境下科学与宗教关系的深刻反思,当代作家张承志的散文《致先生书》、《再致先生》、《鲁迅路口》和《文学的"惜别"》是通过个人阅读经验即"把握"对鲁迅文化理念的精神阐释,在日本情结、批判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捍卫民间精神性信仰等方面都与鲁迅产生强烈共鸣。这种民族历史观照的"交集",既包括张承志试图从鲁迅身上寻求知识分子立身的精神资源,延续之后的"再阐释"也表达了全球化过程中保存文化多样性的当代话语。
作者 杨秀明
出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13-117,共5页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20

  • 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54-56页第83页.
  • 2赛义德 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2002年4月..
  • 3张承志.《心灵史》.载《回民的黄土高源》,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7页
  • 4《破恶声论》.《鲁迅全集补遣续编》(增订本).唐弢编.上海出版公司出版.1952年.
  • 5歇文·豪.《文学和艺术中的现代思想》.纽约.地平线线出版社.1967年.13页.
  • 6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第四卷,第59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 7张承志:《金牧场》,转引自何清:《张承志:残月下的孤旅》,第77页,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 8张承志.《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J].人民文学,1978,.
  • 9张承志:《老桥·后记》,载《老桥》,第306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 10张承志:《注释的前言:思想"重复"的意义》,载《金草地》,第3页,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

同被引文献24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