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伏气学说正误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伏气说的提出是医家基于对《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意会,也是对《内经》学而未明和临床未开悟的结果。其肇始于王叔和,附和于后世医家,基本点是由"病温"颠倒为"温病",进而被清.叶天士演变为温病学,又是伏气温病春温的前身。伏气说之所以得到不断发展,一是盲目创新;二是一味继承。
作者
邵学鸿
机构地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2011年第11期82-83,共2页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伏气学说
新感学说
中医学说发掘
分类号
R254.9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1
陈俊琦,李明亮,王升旭,王平平,李赣龙,陈静.
三九天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即刻疗效及随访分析[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0):33-36.
被引量:19
2
徐重明,汪自源.
肠功能紊乱夏病冬治述评[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289-289.
被引量:2
3
任继学.
伏邪探微[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1):4-7.
被引量:171
4
齐文升.
伏气学说的内涵及其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4(5):34-35.
被引量:6
5
李宏运,王周伍.
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机理探微[J]
.国医论坛,2006,21(4):17-18.
被引量:8
6
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2-73.
7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73.
8
清.吴麴通.温病条辨(卷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45.
9
李建,叶明.
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趋势与中医药防治[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9,37(11):12-14.
被引量:7
10
黄宗瀚,索承美,廖咏缇.
三九贴双向调节及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2):119-121.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
1
张金月,唐中生,罗亚非,王树琪,朱世杰.
从伏气阴阳转化的关系论现代临床防治伏气病[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8):63-64.
1
李振波.
白血病从伏气温病论治[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3(3):29-30.
被引量:3
2
杨钦河,彭胜权.
伏气学说及其对外感热病的临床意义[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6):413-414.
被引量:9
3
周希广,赵福英.
论伏气学说与乙型肝炎的辨治[J]
.浙江中医杂志,1992,27(10):466-467.
被引量:1
4
郭哲阳.
张锡纯“伏气”思想探讨[J]
.亚太传统医药,2008,4(3):18-19.
被引量:1
5
刘鹏,丁京生.
关于“伏气温病”的讨论及其意义[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5):41-42.
被引量:5
6
杨雨田,武俊青,杨悦娅.
伏气学说的历史沿革[J]
.中医文献杂志,1999,17(2):10-11.
被引量:12
7
孙浩.
温病新感和伏气学说的讨论[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3):13-14.
被引量:3
8
张霆.
从伏气学说探讨肺癌之病因病机[J]
.中医研究,2007,20(3):5-7.
被引量:12
9
李振伟.
以伏气学说探讨论治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的思路与方法[J]
.中医药研究,1996,12(1):8-10.
被引量:9
10
邱志文.
以伏气学说辨证治疗川崎病[J]
.中医研究,2005,18(8):47-48.
被引量:5
江苏中医药
2011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