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古典诗歌意脉论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意脉是为了使作品成为完整的有机体而采用的内在结构形式。意脉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主旨与内在结构形式的关系,其最深层的问题是诗歌中种种不符合语言逻辑和思维逻辑的现象。意脉尚未作为诗学理论进入专题研究。如果将散乱于文献中的有关材料加以整合,意脉明显呈现出链条型和网络型两种形态,梳理这些问题可以构建起中国古典诗歌意脉理论的大致框架,并对意脉概念作出界定。
作者
屈光
机构地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中文系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40,共6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意脉
思维逻辑
语言逻辑
诗学理论
有机体
网络型
构形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5
同被引文献
7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
1
屈光.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论[J]
.中国社会科学,2002(3):162-171.
被引量:86
2
(汉)司马迁撰(唐)张守节正义史记[M].
二级参考文献
37
1
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2
皎然.《诗式》[A].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C].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77页.
3
王昌龄.《诗格》[A]..《中国历史诗语选》(一)[C].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39页.
4
.《文心雕龙·神思》[M].,..
5
杨载.《诗法家数》[A]..《历代诗话》本[C].,..
6
陆时雍.《诗镜总论》[A].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上)》[C].中华书局,1983年版..
7
黑格尔 贺麟译.《小逻辑》(第2版)[M].商务印书馆,1980年7月..
8
许岂页.《彦周诗话》,《历代诗话》上册,第378页.
9
施补华.《岘佣说诗》,《清诗话》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第974页.
10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16,《历代诗话》下册,第617页.
共引文献
85
1
高明阳.
古典汉诗意象的分类[J]
.社科纵横,2008,23(11):105-107.
2
张银爽.
心灵深处的生命图景——论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2(1):31-34.
被引量:1
3
张俊.
诗歌意象创造的人际意义视角[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424-427.
被引量:3
4
史言喜.
论古典文学中“花”的意象[J]
.长城,2009(6):73-74.
5
赵念俊.
元明清时期的诗词之自然意象浅析[J]
.大家,2011(20):24-25.
被引量:1
6
赵艳.
浅淡徐志摩诗歌中水意象的艺术作用[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6):145-145.
被引量:1
7
魏家海.
古诗英译中意象定位的意图性[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59-64.
被引量:3
8
李琨.
汉代诗歌“风”意象解析[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2):18-20.
被引量:1
9
朱寿兴.
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之一瞥——艺术形象理论与艺术意象理论及其趋向融合[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4):42-46.
10
刘国琴.
中国古典诗词中“水”的常见意象[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5,7(4):61-6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79
1
葛晓音.
论初盛唐绝句的发展——兼论绝句的起源和形成[J]
.文学评论,1999(1):76-90.
被引量:25
2
吴小平.
论“齐梁体”及其与五言声律形式的关系[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5(2):24-28.
被引量:2
3
葛兆光.
意脉与语序——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札记[J]
.文艺研究,1989(5):78-90.
被引量:4
4
周兴陆.
从杜诗接受史考察黄生的《杜诗说》[J]
.杜甫研究学刊,2001(4):45-51.
被引量:5
5
蔡世华.
论先秦“诗教”传统的起源与兴衰[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96-100.
被引量:9
6
赖大仁.
图像化扩张与“文学性”坚守[J]
.文学评论,2005(2):154-157.
被引量:38
7
张少康,笠征.
刘勰《文心雕龙》和佛教思想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4):49-55.
被引量:10
8
朱熹.四书或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9
王水照.历代文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0
吴沆.环溪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8.
引证文献
8
1
方梅,卢巧琴.
齐梁诗歌语言结构根源探析[J]
.文艺评论,2012(8):63-66.
2
杨亿力.
“以古文解诗”的内在逻辑——以清初徽州士人杜诗评点中的“古文之法”为例[J]
.北京社会科学,2014(12):41-47.
3
熊湘.
古代文论范畴“脉”之衍生模式探析[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2(6):98-104.
被引量:2
4
庞明启.
白体接受视域下邵雍与司马光诗歌比较论析[J]
.湖北社会科学,2016(2):125-132.
被引量:3
5
肖瑞峰,项鸿强.
偶散流变与盛唐七绝范式的形成[J]
.社会科学战线,2018(5):170-177.
6
李艾璘.
从“意脉”看古典诗歌鉴赏中涵泳的对象[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13):38-41.
7
杜梁.
当代大学生诗教美育价值初探[J]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23,30(1):78-86.
8
陈仲义.
现代诗:内形式的“装置”与“传输”[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3(11):81-87.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熊湘.
“势”“脉”关系多维阐释与文论内涵[J]
.文学遗产,2016(4):68-74.
被引量:1
2
庞明启.
神坛的构筑与崩塌:诗史语境中的邵康节体[J]
.中国韵文学刊,2020,34(2):40-49.
3
王淑梅.
司马光诗学思想探究[J]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1(1):132-139.
4
庞明启.
有意味的形式:宋代的“年龄诗”[J]
.天中学刊,2023,38(2):91-101.
5
郭庆财.
熟读以活——朱子读书法及其文学思想史意义[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159-168.
被引量:1
1
于树男.
《北京文学》你带了个好头[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2,0(2):118-118.
2
高玉.
中国现代文论的历史过程与语言逻辑——论80年代新名词“大爆炸”与90年代新话语现象[J]
.文艺评论,2002(1):4-12.
被引量:1
3
桑克.
经验的处理[J]
.诗探索,2012(3):26-38.
4
储福金.
心之门[J]
.大家,1994,0(4):79-101.
5
钟桂松.
寓言·幻想·现实——浅论《猫城记》[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3(6):89-90.
被引量:5
6
陈荣.
中国农民与树[J]
.青年文学,1994,0(3):80-80.
7
陈德凤.
17世纪英国文学发展特点探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2):143-144.
被引量:2
8
孟丽娟.
简析中国文学中的狂欢现象[J]
.华章(初中读写),2007(8).
9
刘彦武.
我写二愣妈[J]
.中国电视,1997(12):56-56.
10
杨亿力.
“以古文解诗”的内在逻辑——以清初徽州士人杜诗评点中的“古文之法”为例[J]
.北京社会科学,2014(12):41-47.
文学评论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