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1990年代日常生活叙事思潮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90年代的日常生活叙事思潮是社会思潮从终极理想世界向世俗社会下移和文化话语权转移的审美反映。它具有个人化的写作立场和对日常生活叙事空间进一步恢复的题材取向特征。在文本上,它具有自传性、卑琐性和客观化特征。
作者
董文桃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文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批准号:08GJ-01
关键词
世俗化
日常生活
个体
个体私密空间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陈晓明.
小叙事与剩余的文学性——对当下文学叙事特征的理解[J]
.文艺争鸣,2005(1):1-3.
被引量:39
2
马永波.
诗歌中的复调与客观化倾向[J]
.山花,1998(8):66-70.
被引量:3
3
海马.
个人化:墙上之门——解读韩东[J]
.南方文坛,1996(6):26-27.
被引量:2
4
陈伟军等编写,程文超.新时期文学的叙事转型与文学思潮[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共引文献
41
1
李泳臻.
网络言情小说的叙事文化逻辑与当下症候——以辛夷坞《我们》为中心的考察[J]
.网络文学评论,2019,0(5):68-73.
2
唐诗人.
细读、解构与超越——陈晓明文学理论批评的思想启示[J]
.文艺论坛,2023(4):46-52.
3
曲炜,陈海燕.
浅析国产动画现代空间叙事转向的三重维度[J]
.电视研究,2023(10):55-57.
4
孙留欣.
消费文化时代小说的批判意识透视[J]
.电影文学,2007(24):81-82.
5
王金茹.
突破与前瞻——论《茶馆》“和而不同”的异质性叙事[J]
.戏剧文学,2006(12):67-70.
被引量:3
6
成雅彬,侯丽俊.
一个无法在秋天里呼喊的女人——评葛水平的小说《喊山》[J]
.晋中学院学报,2005,22(5):32-33.
7
毕光明.
文学面对现实的两种姿态——以“底层叙事”为例[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5):51-56.
被引量:12
8
赵晖.
2006年中短篇小说的三种表达策略[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1):50-54.
被引量:1
9
谢中山.
时尚文化与“80后”写作[J]
.文艺争鸣,2007(4):47-50.
被引量:1
10
张羽华.
生存的渴望 城乡的孤影——试对新世纪底层文学孤独心灵的分析[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4):85-8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6
1
汪方华.
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2007年中国电视剧艺术综述[J]
.电影新作,2008(3):20-25.
被引量:2
2
于坚.
何谓日常生活——以昆明为例[J]
.青年与社会(中),2010(3):46-49.
被引量:2
3
董天策.
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6):88-95.
被引量:102
4
温贝尔托·艾柯,单万里(译).
论阐释或难为马可·波罗——谈安东尼奥尼的关于中国的影片引起的重大事件[J]
.当代电影,2007(6):35-38.
被引量:6
5
胡智锋,周建新.
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4):1-6.
被引量:110
6
尹鸿.
中国电视剧文化50年[J]
.电视研究,2008(10):9-12.
被引量:14
7
张同道.
中国电视纪录片50年[J]
.电视研究,2008(10):13-16.
被引量:16
8
毛凌滢,欧阳宏生.
日常生活叙事:电视剧本体的回归与审美嬗变[J]
.中国电视,2009(2):28-31.
被引量:13
9
张同道.
中国纪录片30年的美学历程[J]
.电视研究,2009(3):12-14.
被引量:9
10
邢勇.
话语变迁与权力表达--观察中国电视纪录片三十年的一种视角[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31(1):86-88.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1
1
廖金生,马骁.
中国电视文化的日常生活表征流变[J]
.编辑之友,2017(6):41-47.
1
王元骧.
审美反映与艺术创造[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4):78-88.
被引量:18
2
李笑然.
为文学寻找生命的情致[J]
.青年记者,2016(23):50-52.
3
梅四海.
汪曾祺小说“作坊情结”的审美追求[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6):93-96.
4
李立.
中国古代文论的平行性特征[J]
.武陵学刊,2016,41(3):86-95.
被引量:3
5
张少美.
诗海扬帆 感悟人生[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2):81-82.
6
徐昌翰.
论审美反映中介系统[J]
.文艺评论,1987(3):15-22.
7
秦晋.
也谈对《鲁班的子孙》的评价——给雷达同志的信[J]
.当代文坛,1984(10):33-38.
被引量:3
8
张维娜.
纳兰词清代流播情况研究[J]
.青年文学家,2015,0(6X).
9
李文斌,尹帅许.
论钱中文先生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说”[J]
.三峡论坛,2010(2):13-16.
被引量:1
10
廖信裴.
通俗文学与审美意识[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1,14(1):31-33.
湖北社会科学
2011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