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药物归经理论与临床用药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方法:通过阐述药物归经理论形成、发展和特点,说明药物归经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结果:药物归经理论能指导临床准确用药,临床用药也能促进药物归经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结论:药物归经理论有其不足,必须结合中药其他特性,才能合理准确用药。
作者
口维敏
机构地区
甘肃省崇信县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58-1259,共2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药物归经
临床用药
理论依据
分类号
R285.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1
张焱.
谈张元素对药物的研究贡献[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19(1):8-8.
被引量:7
2
向楠,周亚娜,邓阿黎,张方建.
《本草纲目》对“归经学说”发展的贡献[J]
.亚太传统医药,2006(9):30-31.
被引量:5
3
李仪奎 徐莲英 等.中药药理和归经关系的统计分析[J].中药通报,1988,13(7):48-50.
4
陆光伟.
中药归经及其成分在体内的分布[J]
.中成药,1984(5):38-39.
被引量:40
5
朱梅年 柴立.试论中医"肾"的物质基础中有关微量元素锌、锰的探讨[J].中医杂志,1983,24(5):66-7.
6
王海东.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及与受体学说关系的论证[J]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8):323-326.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陆光伟.
中药归经及其成分在体内的分布[J]
.中成药,1984(5):38-39.
被引量:40
2
王树荣,孙冰,丁国明.
中药归经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8):500-502.
被引量:37
3
李赛,李进,夏芸,孔薇,刘义保.
常用21味温肾助阳中药无机元素的研究[J]
.现代应用药学,1989,6(6):11-14.
被引量:1
4
王树荣,翟继伟,盖英臣,郑群,孙明江.
天麻、桔梗、元胡归经的实验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29(1):44-46.
被引量:27
5
郭顺根,牛建昭,贲长恩,王德福,丁绍凤.
^3H—川芎嗪在动物体内分布的放射自显影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89,4(3):17-21.
被引量:54
6
牛建昭,郭顺根,贲长恩,王德福,丁绍凤.
~3H-白首乌总甙在动物体内分布与排泄的定量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89,4(6):30-32.
被引量:12
7
施怀生,冯俊婵,赵怡蕊,苏吉寿.
试论中药归经理论及其与体内代谢过程的关系———对32种中药实验研究资料的分析报告[J]
.山西中医,1996,12(6):32-34.
被引量:21
8
郭顺根,贲长恩,赵丽云,杨美娟,于世瀛,陈爽.
^(3)H-栀子甙整体放射自显影及图象分析与栀子归经的关系[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4):28-31.
被引量:18
9
郭顺根,贲长恩,杨美娟,赵丽云,于世瀛,陈爽,张颖,叶百宽,白锦雯,张东霞,王许无.
^3H—淫羊藿甙定量分布与淫羊藿归经关系的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1):40-42.
被引量:9
10
李仪奎 徐莲英 等.中药药理和归经关系的统计分析[J].中药通报,1988,13(7):48-50.
共引文献
62
1
张瑜.
中药的归经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8):67-70.
被引量:13
2
孙冰.
中药归经研究[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4,18(1):2-6.
被引量:4
3
赵瑞芝,刘少军.
中药引经理论与靶向给药[J]
.中医杂志,2005,46(9):643-645.
被引量:29
4
刘人树,李焕德.
对中药归经理论的认识与其现代研究的看法[J]
.中国药师,2006,9(3):268-270.
被引量:7
5
李英伦,蒋智纲,何晓俐.
桔梗的“引经”作用对左旋氧氟沙星在鸡体内药物分布的影响[J]
.中国兽医学报,2006,26(5):541-543.
被引量:10
6
张杰,李涢.
利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开展中药归经理论实质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5-7.
被引量:15
7
刘琼辉.
中药临床药学研究面临的挑战[J]
.中国药业,2007,16(8):56-57.
被引量:2
8
刘群,朱子凤,杨晓农.
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认识[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6):1334-1339.
被引量:5
9
陈勇,韩凤梅.
关于中药归经实验研究方法学的新思考[J]
.中医药学报,1997,25(4):27-27.
被引量:2
10
李名勇.
中药归经理论的新探[J]
.今日药学,2008,18(2):22-2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0
1
金珉廷,郑洪新.
中医肾藏精生髓主骨理论与骨质疏松症[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3):35-36.
被引量:49
2
杨洪军,赵亚丽,刘艳骄,西广成,吕冬梅,冯成强,王永炎,戴汝为,黄璐琦.
“熵”在中医方证研究中的运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9):16-19.
被引量:27
3
李林,魏海峰,张兰,楚晋,赵玲.
中医“肾生髓,脑为髓海”现代生物学基础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7):1397-1400.
被引量:123
4
欧阳兵,王振国,王鹏.
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思路与方法[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9):592-594.
被引量:16
5
钟赣生.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51-353.
6
郭钮安.肾-精-骨-髓-血理论体系及其在骨科临床实践运用的探讨[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5-6.
7
曾江涛,张小萍.
浅议甘味药在脾胃病中的临床应用[J]
.江西中医药,2008,39(1):24-25.
被引量:9
8
刘娜,位燕.
近10年脾胃理论的临床运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5):400-400.
被引量:6
9
马吉丹,沈志华,邹芬兰,洪亮.
视神经萎缩的中医治疗概况[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1):89-91.
被引量:4
10
贲长恩,郭顺根.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述评[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2):2-7.
被引量:53
引证文献
4
1
史振英,颜娜.
关于临床不合理用药危害及防范措施[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3):99-99.
2
孙月娇,何丽娟,任艳玲.
本草文献中益髓中药性能规律初探[J]
.中医杂志,2014,55(1):8-11.
3
赵新,张林旭,路雪婧.
基于数据挖掘初探国医大师廖品正辨治视神经萎缩用药规律[J]
.中草药,2020,51(14):3747-3752.
被引量:13
4
史阳博,窦志芳.
《伤寒论》治下利用药规律探讨[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3):32-3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田锋亮,李延萍.
李延萍论治成人功能性胃肠病经验[J]
.现代中医药,2019,39(6):7-10.
被引量:2
2
朱悦,曹程,王颖异,郑慧丽,陈晨凯,郭建明,张芳,宿树兰,郭盛,王育良,段金廒.
“肝开窍于目”中医理论启示下的“肝-眼生物轴”的提出及其现代医学生物学证据[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2):161-170.
被引量:20
3
蔡文静,郑慧,郑淘,曾艺琼,李卫真,杨勇.
基于数据挖掘改善脾虚药膳的组方规律[J]
.食品与机械,2021,37(6):43-50.
4
申安平,王炳森,李桓,李松伟.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古籍研究及网络药理分析[J]
.河北中医,2021,43(5):847-851.
被引量:3
5
靳鸽,冯志海,李先行,王晓静,冯文帅,史素琴,邓小鸽.
国家专利的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1,27(9):1343-1348.
被引量:16
6
李柏林,钟毅恒,袁梓朗,陈秀萍.
视神经萎缩中医治疗概况[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38(1):156-158.
7
王春琛,陈志刚,李彬,王麟鹏,邢怡,马昕宇,杨清玄,刘银霞.
54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中医证素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22,17(1):98-103.
被引量:6
8
钟缘,蒋鹏飞,彭俊,彭清华.
基于“目体阴用阳”论治目系疾病[J]
.亚太传统医药,2022,18(3):188-191.
9
师小茜,牛阳.
基于数据挖掘的明清温病卫气营血证治中芳香药应用规律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28(6):955-960.
被引量:2
10
熊苏慧,于佳慧,孙妙,夏伯候,张智敏,李亚梅,石哲,彭求贤,廖端芳,李春,庹勤慧,谢菁琛,林丽美.
“肝开窍于目”启示下的肝目“四共特征”与研究思路[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17):185-194.
1
宋秀菊.
西洋参与人参的鉴别方法[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5):339-339.
2
陈高萍,陈峰生.
何首乌及其伪品白首乌的鉴别[J]
.中国药业,2003,12(12):65-66.
被引量:2
3
李亚玲,王晓蓉.
土茯苓与其两种混伪品的鉴别[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0,32(5):440-441.
被引量:1
4
陈峰生,陈高萍.
土茯苓及其混用品菝葜的鉴别[J]
.中国药业,2003,12(5):62-63.
被引量:4
5
陈嵩.
八纲辨证(一)[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09(10):56-56.
6
刘晓亭,王树东,邓甜甜,李春日,董宝强.
论针灸上工[J]
.辽宁中医杂志,2013,40(7):1374-1377.
被引量:1
7
汪群红.
三七及其伪品的鉴别[J]
.中国药业,2004,13(5):62-62.
被引量:2
8
林美爱,程东庆.
生物技术在半夏鉴定中的应用[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12):2530-2532.
9
丁建新.
治疗咳嗽要准确用药[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0(7):34-34.
10
李旭红,夏俐俐.
蛤蚧混淆鉴别及炮制浅析[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5(6):64-64.
被引量:3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