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教育爱的缺失与回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育是充满爱的事业,是一门爱的艺术。教育爱就是要关心、尊重、理解学生,它是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根基,是一股无形的力量,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要正确处理外烁和内发的关系,正确处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正确看待教师职业,正确处理教育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使教育充满爱的关怀。
作者
王博
高青兰
机构地区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处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1年第10期19-23,共5页
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
关键词
教育爱
内涵
特征
原因
对策
分类号
G63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谢桂新,柳海民.
教育爱的新视界[J]
.教育科学,2011,27(3):17-23.
被引量:11
2
高德胜.
论爱与教育爱[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3):1-6.
被引量:42
3
彭时代.
教育爱: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5):72-75.
被引量:11
4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陈桂生.教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
(德)雅斯贝尔斯(Jaspers,K.)著,邹进.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
7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著,杜殿坤 编.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王逢贤.
爱的教育、陶冶教育新探[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2):79-82.
被引量:8
2
汤文隽.
以爱为核心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05(6):60-61.
被引量:3
3
李茂森.
大学师生关系:问题与对策[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1):31-33.
被引量:9
4
陈玉录.
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J]
.青海教育,2005(5):12-12.
被引量:7
5
曾水兵.
基础教育改革:公正价值的缺失与重建[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7(6):3-5.
被引量:4
6
E.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7
大卫·洛耶.达尔文.爱的理论[M].单继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8
E.弗洛姆.爱的艺术[M].李健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9
黛安娜·阿克曼.爱的自然史[M].张敏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
10
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三版)[M].许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共引文献
56
1
王博,高青兰.
论教育爱的缺失与对策[J]
.现代教育论丛,2011(8):6-9.
2
傅有明.
师爱的教育价值及其体现[J]
.云梦学刊,2007,28(2):126-127.
被引量:5
3
王少安.
论“大爱精神”的内涵和时代意蕴[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5):4-6.
被引量:10
4
刘彩玲.
浅论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122-124.
被引量:8
5
王少安,周玉清.
探析社会主义“大爱”之“大”[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18-21.
6
徐超富,唐松林.
教师行为举止的价值及其技术形式[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3):22-24.
被引量:1
7
郑妮.
聚焦北川:点评大爱文化[J]
.中华文化论坛,2010(1):121-124.
8
高德胜.
对话与灌输:道德教育的视角[J]
.全球教育展望,2010,39(3):27-32.
被引量:11
9
吴义霞,何善亮.
论师爱与教师专业发展[J]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0(11):32-33.
被引量:10
10
谢桂新,柳海民.
教育爱的新视界[J]
.教育科学,2011,27(3):17-23.
被引量:11
1
胡光厚.
当前形势下高校师生关系的调查与对策[J]
.科技信息,2009(31):166-166.
2
唐莉,徐真友.
直面“爱”的缺失[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B06):229-230.
3
王博,高青兰.
论教育爱的缺失与对策[J]
.现代教育论丛,2011(8):6-9.
4
窦万军.
论当今职业教育爱的缺失及对策[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31):70-70.
5
杨培林.
反思教师身上爱的缺失[J]
.学周刊(上旬),2011(11):30-30.
6
吴秋霞.
从“爱”字想到的……[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6):289-289.
7
桂霞.
爱是最好的教育[J]
.科学咨询(下旬),2011(7):18-18.
8
王熙娟.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启示[J]
.西部教育研究(内江),2008(4):63-65.
9
陶茹.
播撒师爱,为特殊家庭孩子的青春护航——谈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J]
.黑河教育,2014(10):22-22.
10
韩红燕.
爱的缺失——浅谈农村留守儿童[J]
.新课程学习,2015,0(1):170-171.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