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北宋“东南六路”分合考释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北宋时期,政府财政开支庞大,漕运发达,负责"东南六路"物资转运事宜的江南、淮南、荆湖路、两浙路发运司(简称江淮发运司)地位非常重要,而宋人"东南六路"具体的指代内容大多语焉不详。本文对六路的分合和包含的范围做了逐一考证。
作者
任克宁
郑胜明
机构地区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出处
《沧桑》
2008年第1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北宋
东南六路
江淮发运司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陈峰.
北宋东南漕运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J]
.河北学刊,1991,11(2):77-82.
被引量:13
2
(宋)王存 撰,魏嵩山,王文楚.元丰九域志[M]中华书局,1984.
共引文献
12
1
张勇.
论宋代四川地区物资转输地理格局的演变[J]
.中国农史,2014,33(1):58-66.
被引量:2
2
张勇.
两宋东南地区漕运直达法比较研究[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4):18-22.
被引量:2
3
张勇.
宋代江南东、西路物资转输地理格局的演变[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67(5):101-109.
被引量:2
4
张勇,李建军.
宋代两浙地区物资转输地理格局初探[J]
.中国农史,2014,33(5):42-49.
被引量:3
5
高元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漕运史研究综述[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5(1):93-107.
被引量:13
6
张勇.
宋代三种物资转输地理格局的分解[J]
.史林,2016(2):75-81.
7
张勇.
“承上制下”与“从左转右”:北宋物资转输区域的互动——以东南地区为中心[J]
.安徽史学,2021(1):135-142.
被引量:2
8
曹家齐.
仪征博物馆藏《建安仓记碑阴》释证[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8(5):32-48.
9
孟泽众.
南宋经济命脉的重建:从发运司到总领所[J]
.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2022(3):36-41.
10
孙婧婍,张剑光.
宋代东南六路漕供“转般法”与上供欠折的政府应对[J]
.史林,2023(4):75-81.
同被引文献
19
1
杨立志.
武当山道教文化[J]
.世界宗教研究,1994(2):87-95.
被引量:8
2
李远国.
洞天福地:道教理想的人居环境及其科学价值[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12):118-123.
被引量:11
3
李远国.
论汉晋之际道教地理学的成就[J]
.宗教学研究,2006(3):1-9.
被引量:5
4
赵益.
句曲洞天:公元四世纪上清道教的度灾之府[J]
.宗教学研究,2007(3):57-63.
被引量:5
5
朱越利.
《道藏》的编纂、研究和整理[J]
.中国道教,1990(2):27-35.
被引量:4
6
熊铁基.
洞天福地是神仙思想发展的产物[J]
.中国道教,2012(5):22-24.
被引量:4
7
杜雁,阴帅可.
正神在山 三城三境--明成祖敕建武当山道教建筑群规划意匠探析[J]
.中国园林,2013,29(9):111-116.
被引量:10
8
周能俊.
唐代洞天福地的地理分布[J]
.中国道教,2013(6):50-52.
被引量:5
9
张明学.
木刻版画中的道教文化内涵探析[J]
.宗教学研究,2014(2):17-21.
被引量:1
10
李海林.
道教洞天福地形成新考[J]
.宗教学研究,2014(4):73-77.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李涛,朱旭光.
洞天福地的三才空间及景观布局研究——基于《道藏》的考察[J]
.宗教学研究,2021(4):41-4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杨澜,王步超,高宁.
洞天福地的生存空间:AI绘画与大众审美匹配度探究[J]
.Design(汉斯),2023,8(3):1389-1396.
1
李晓.
宋朝江淮荆浙发运司的政府购买职能[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2):72-82.
被引量:12
2
侯杰,冯志阳.
《大公报》中的京津直隶大瘟疫[J]
.文史精华,2017,0(6):20-25.
3
欧七斤.
李叔同两次参加乡试史实新考[J]
.历史档案,2012,25(2):142-144.
4
王彦坤.
古代敬讳的方法[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1):38-40.
被引量:2
5
梁春红.
浅谈战国贤士田子方[J]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08-112.
6
范久辉.
陈塘夏尔巴族源调查[J]
.西藏人文地理,2013(5):86-91.
被引量:1
7
闻衡.
碑校人物传史实两则[J]
.黑龙江史志,1995,0(3):26-27.
8
王艳.
论北宋汴河漕运制度[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9(1):80-83.
被引量:5
9
曹凛.
南宋官营船场船只的监制和查验[J]
.中国船检,2010(5):100-103.
10
北宋朝廷的公务员[J]
.财会月刊(财富文摘),2013(10):87-87.
沧桑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