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清宫马褂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马褂最初是满族行服之一。有记载是满族骑马时所服用,清代赵毅《陔余丛考》记:"凡扈从及出使者皆服短褂、缺襟袍及战裙。短褂亦曰马褂,马上所服也。疑即古半臂之制,……既曰半臂,则其袖必及臂之半,正如今之马褂,其无袖者乃谓之背子耳。"《清稗类钞》载:"马褂较外褂为短,仅及脐。国初,惟营兵衣之。至康熙末,富家子为此服者,众以为奇……雍正时,服者渐众。后则无人不服,游行街市,应接宾客,不烦更衣矣。"马褂由行服演变成便服是雍正朝以后的事,这时,逐步稳固政权的满洲贵族已经逐渐适应了宫廷生活的礼节和节奏,都市生活的安闲与舒适,以及关内相对温暖的气候。社会财富逐渐积累,为宫廷生活由俭而奢准备了丰厚的物质条件,社会生活的日趋安定使得马褂作为行服的利用率逐渐降低,而马褂的保暖及穿脱便利的功能却被很好的利用和保留下来。清中期以后,马褂成为清代满族男女咸宜的燕居便服,男女款形制略有区别,男款形式是:圆领(晚清有圆立领),对襟,身长及胯,有开裾,袖长分为长短两种,长者及腕,短者及肘,平袖端。女款形式是圆领(晚清有圆立领),身长及胯,有开裾,袖长及腕者边饰相对简洁,袖长及肘者边饰繁复,并可见袖口内镶饰挽袖的款式,挽袖展开可做舒袖穿用,均为平袖端,其襟富于变化,可见大襟、琵琶襟、对襟等诸款。女款马褂镶边装饰尤为华丽繁复,面料及制作工艺更为精致考究,成为便服中独具特色的一款服饰。马褂通常穿在便袍外面,为其保暖及穿脱便利。多为夹或棉的,单马褂较为鲜见,除一面全皮的马褂外,其里子多为素纺丝绸,色用粉、绿、湖、蓝,雪青等,明黄色里子为皇帝、太后、皇后专用,不可僭越。
作者 殷安妮
出处 《紫禁城》 2008年第11期36-49,共14页 Forbidden City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9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