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缅中关系与我国西南周边安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缅中关系得到进一步增进的同时,开始出现疏远的迹象,而缅印关系则明显增强。显然,缅甸奉行大国平衡外交给我国西南周边安全带来了不确定因素。此外,缅中边境毒品走私依然形势严峻,云南出现边民外流缅甸现象,都是影响我国西南周边安全的因素之一。
作者
王介南
机构地区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东南亚之窗》
2007年第2期39-49,共10页
Window of Southeast Asia
关键词
缅中关系
缅印关系
中泰关系
大国平衡外交
分类号
D829.337 [政治法律—外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刘务.
缅甸外交政策的新调整:从对华友好到大国平衡外交[J]
.东南亚研究,2007(2):44-49.
被引量:14
2
余江,王朝佐.对中缅边境管理中与缅甸地方民族武装势力开展警务合作的思考[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1)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李晨阳.
缅甸内政外交2002年回顾与2003年展望[J]
.东南亚纵横,2003(2):16-20.
被引量:1
2
李晨阳.
1998年的缅甸外交[J]
.东南亚研究,1999(4):34-37.
被引量:5
3
李晨阳.
缅甸内政外交2004年回顾与2005年展望[J]
.东南亚纵横,2005(2):17-22.
被引量:6
4
林双吉在第25届东盟与日本商业会议上的发言,新加坡,2002年10月10日,载《联合早报》2002年10月11日.
5
Christina Fink,Living Silence:Burma under Military Rule,Bangkok:White Lotus Press,2001,p.233.
6
Beril Lintner,"Burma Road",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November 6,1997,pp.16-17.
7
Hamish McDonald,"End of Appeasement",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November 28,1991,p.20,
8
莫大华.《缅甸军政府之对外关系》[J].问题与研究(台北),1990,:79-79.
9
Tin Maung Maung Than,“Myanmar in 2000:More of the Same?”,Asian Survey,A Bimonthly Review,Vol.XLV,No.1,January/February 2001.p.154.
10
http://220.163.9.6:8081/bofcom/432925036-970508288/20060406/31600.html
共引文献
13
1
刘务.
缅甸独立后外交政策的演变与中缅关系的发展[J]
.当代亚太,2010(1):108-118.
被引量:16
2
毕世鸿.
冷战后日缅关系及日本对缅政策[J]
.当代亚太,2010(1):119-130.
被引量:12
3
刘务.
缅俄关系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2):6-10.
被引量:4
4
何跃.
桥头堡建设中的云南周边国家安全环境[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3(6):31-38.
被引量:5
5
施爱国.
美国对缅甸的“务实接触”政策析评[J]
.国际论坛,2012(1):1-7.
被引量:8
6
惠雅莉,钱乙,唐艺丹,田马爽.
萨尔温江国际水能合作之政治博弈探析[J]
.东南亚南亚研究,2012(3):13-17.
被引量:1
7
陈利君,许娟.
现阶段中印缅关系的SWOT框架分析[J]
.南亚研究季刊,2012(4):13-20.
被引量:2
8
郑国富.
缅甸新政府执政以来外资格局“大洗牌”与中国应对策略[J]
.对外经贸实务,2015(1):36-39.
9
戴永红.
中美印在缅甸的竞合博弈及中国的应对[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46-153.
被引量:4
10
姜秀敏,梁译文.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缅合作困境及对策[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2):67-7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9
1
王琴.
粮食危机的原因和出路[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2):54-55.
被引量:3
2
.《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中国外交部网站,2004年12月21日.
3
《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将进入黄金期》,2009年10月16日,http://ccn.mofcom.gov.cnswxwshow.php?eid=31353.
4
林而达等.《气候变化与中国粮食安全》,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zh/press/reports/eco-farming.
5
《东亚粮食安全合作战略圆桌会议在京召开》,2009年04月23日,http://huilin.myttc.cn/n/20090530/21896.html.
6
方万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对广西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2007年8月30日,http://dip.sinoth.com/Doc/article/8/30/server/1000003876.htm.
7
谢玲.《保山市毒品犯罪现状调查》,http://www.gy.yn.gov.cn/Articlespyflwdldcyj200910/16177.html.
8
梁钢."农村地区毒品犯罪的原因及对策建议",《法治快报》2007 年10 月30 日第5版.
9
《第二份东亚合作联合声明--深化东盟与中日韩合作的基础》http://www.neat.org.cn/chinesehzjccontentshow.php?content_id=102.
10
《2007-2017年东盟与中日韩合作工作计划》,http://www.mfa.gov.cn/chn/pds/ziliao/t575767.htm.
引证文献
2
1
韦红.
东亚区域合作与中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9(6):31-36.
被引量:2
2
李婷婷.
和而不同——21世纪以来中缅关系的发展[J]
.学理论,2016(1):62-63.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崔海宁.
东亚粮食安全合作进程:机制建设、问题与中国对策[J]
.东南亚研究,2013(5):53-59.
被引量:8
2
崔海宁.
东亚粮食安全合作困局与中国的角色[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4,31(1):90-106.
被引量:10
1
王介南.
缅中关系与我国西南周边安全[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4):57-60.
被引量:16
2
刘务.
缅甸外交政策的新调整:从对华友好到大国平衡外交[J]
.东南亚研究,2007(2):44-49.
被引量:14
3
靳文.
他们在新中国当“人质”——中泰关系中一段往事[J]
.世界知识,2003(16):50-52.
4
朱振明.
构筑面向21世纪的中泰关系——纪念中泰建交20周年[J]
.东南亚南亚研究,1995,0(2):19-25.
5
马加力.
印度形势的回顾与展望[J]
.现代国际关系,2001(2):54-58.
被引量:6
6
王森.
战略探源:东盟大国平衡外交的缘起[J]
.战略决策研究,2015,6(2):31-45.
被引量:3
7
陈文.
建设互联互通东盟 凸显大国平衡外交——东盟2010年内外合作分析[J]
.东南亚纵横,2011(2):15-22.
被引量:2
8
朱振明.
世纪之交中泰关系的新发展[J]
.东南亚,2002(3):28-35.
被引量:2
9
张九桓.
与时俱进:中泰关系保持旺盛生机[J]
.战略决策研究,2010,1(3):7-9.
被引量:1
10
朱振明.
中泰建交30年来中泰关系的发展及启示[J]
.东南亚,2005(1):13-19.
被引量:3
东南亚之窗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