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出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62-62,共1页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
1一般性问题[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08(6):16-16.
-
2刘志明,郝郑平,沈迪新,陈宏德,田群.柴油机排放碳颗粒物和NO_X催化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0,1(5):78-86. 被引量:19
-
3朱玲,王学中,郝郑平.Ce/Zr系列催化剂上碳颗粒物燃烧行为[J].环境科学,2005,26(5):7-11. 被引量:6
-
4李平,朱兵,吕晓慧,吴善良.柴油机排放碳颗粒物的催化燃烧[J].环境科学学报,1996,16(2):226-231. 被引量:4
-
5李平,朱兵,汪仁.柴油机排放碳颗粒物燃烧催化剂性能的研究[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95,20(1):18-23. 被引量:1
-
6何绪文,於俊杰,康守方,郝郑平,胡春.复合氧化物催化材料上碳颗粒物的催化燃烧[J].环境科学,2005,26(1):28-31. 被引量:5
-
7李倩,谢云龙,钟依均,朱伟东.柴油机碳颗粒物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1):97-102. 被引量:4
-
8周桂林,魏梦颖,费丽莎,吴茂,曹媛媛,周新星,谢红梅.Ce-Cu复合催化剂用于对硝基苯酚废水处理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2,38(2):52-55. 被引量:6
-
9李英杰.柴油机排放颗粒物中微组分对灰霾的影响[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6,30(4):290-293. 被引量:1
-
10张仁健,石磊,刘阳.北京冬季PM_(10)中有机碳与元素碳的高分辨率观测及来源分析[J].中国粉体技术,2007,13(6):1-4. 被引量: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