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照搬韩国模式——论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韩国与中国的国情有某些相似之处,借鉴其先进的经验必然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所启发。但中国与韩国的国情又有所不同,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避免照搬照抄韩国新村建设的经验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应该注意的问题。
作者
聂长久
张敏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06年第6期52-54,共3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Xiamen Municipal Committee
关键词
韩国新村运动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国国情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31.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
1
张青.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经验借鉴——以韩国新村运动为例[J]
.社会主义研究,2005(5):75-77.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6
1
石磊.
寻求“另类”发展的范式——韩国新村运动与中国乡村建设[J]
.社会学研究,2004(4):39-49.
被引量:69
2
郭锦墉.
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与农民增收[J]
.乡镇经济,2004,20(8):8-10.
被引量:10
3
[美]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
[德]柯武刚 史漫飞 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
[美]曼瑟尔·奥尔森 陈郁 郭宇峰 李崇新译.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6
Myungsuk Lee, Policy and rural configuration, http ://ers. usdagov/publications/aer809/aer809. pdf.
共引文献
25
1
姜爱林,任志儒,陈海秋.
韩国新村运动基本理论研究综述[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3):1-7.
2
蔡楠.
基于协同论视角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J]
.中国商界,2008(2):165-165.
3
罗谦,田理,莫妮娜.
四川丘陵地区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探讨[J]
.软科学,2006,20(2):101-104.
被引量:5
4
郭杰忠,黎康.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综述[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6):217-225.
被引量:40
5
孙静.
试析民间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
.中国农业教育,2006,7(4):20-23.
6
于水.
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J]
.江海学刊,2006(5):108-112.
被引量:7
7
姜爱林,陈海秋.
韩国新村运动基本理论体系研究论纲:一个初步的研究框架[J]
.高校社科动态,2007(1):32-41.
被引量:4
8
聂长久,张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照搬韩国模式——论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7(4):56-59.
9
胡宗山.
农村合作社:理论、现状与问题[J]
.江汉论坛,2007(4):16-19.
被引量:21
10
马建珍.
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创新[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3):54-5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3
1
马宝成.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2):28-31.
被引量:17
2
杨继瑞.
关于四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J]
.农村经济,2006(4):3-7.
被引量:5
3
石忆邵,王云才.
异地城镇化:新时期中国城镇化的主旋律[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4):29-35.
被引量:18
4
张琦.
量力而行:“新农村建设”的一种科学发展观[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48-52.
被引量:1
5
高梦滔,姚洋.
农户收入差距的微观基础:物质资本还是人力资本?[J]
.经济研究,2006,41(12):71-80.
被引量:266
6
申忠海.
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与要素导入[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1-5.
被引量:6
7
茅于轼,华生,陈剑波.《激辩新农村建设路径与方向》,《搜狐网》2006年3月29日.
8
林毅夫.建设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N].人民日报,2006-10-25.
9
国家统计局1985年和2005年统计数据[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6/indexch.htm.2007-03-12
10
宋澄宇.《论秦汉重农政策在实际贯彻中的问题》[J].农业考古,1997,.
引证文献
2
1
李丽.
新农村建设依赖于外生驱动[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9):69-73.
2
张文丽.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知——基于对乡、村干部的调查与分析[J]
.经济问题,2007(12):95-9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李晓红,王秀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探讨:基于9437户农户的调查[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223-228.
被引量:1
2
郭三党,苏新宏,蔡宪杰.
基于村干部视角的烟叶生产稳定发展调查分析[J]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6):77-80.
被引量:1
3
李燕,张鹏鹏.
农村居民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8):6125-6128.
被引量:2
1
杨志刚.
值得借鉴的韩国模式[J]
.成功营销,2005(5):45-45.
2
周立群.
市场经济并不排斥国家意志──对汽车工业“韩国模式”的再思考[J]
.汽车与社会,2000(11):4-9.
3
南刚志.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理论前沿,2008(10):31-32.
被引量:5
4
贾新光.
政府与汽车(下)[J]
.汽车与配件,2001(19):13-15.
5
刘信一.
中国与韩国农业的比较[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22(6):103-107.
被引量:2
6
董鹏.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适应新常态发展[J]
.黑龙江粮食,2015(4):16-18.
被引量:1
7
洪银兴.
以农业现代化补齐“四化”短板[J]
.群众,2015(4):65-68.
被引量:1
8
何永平.
推进临沧现代农业建设的思考[J]
.云南农村经济,2009(3):42-44.
9
陈群林.
汽车产业“韩流”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国情国力,2006(12):43-45.
10
李蕊.
韩国IT模式,缔造奇迹的黑马[J]
.经济前沿,2003(6):45-46.
被引量:1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