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研究生法学》
2006年第1期86-91,共6页
Graduate Law Review
二级参考文献1
-
1齐新等编著,姚文宇.环宇危情[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4
-
1吕忠梅.生态安全立法的远观与近视[J].科技与法律,2006(1):102-107. 被引量:12
-
2靳国胜,王文旭.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5):75-78. 被引量:1
-
3沈茂英.生态安全问题研究进展与展望[J].四川林勘设计,2011(3):1-7. 被引量:2
-
4郑平卫,李向阳,叶勇军,蒋复量,余修武,冯胜洋.关注生态安全:南华大学安全工程硕士点拟开设“环境生态安全”课程[J].高教学刊,2018,4(4):7-9.
同被引文献117
-
1贾彦颖.聚焦第十四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 这里凝聚“法治”人才的智慧[J].人民法治,2019,0(20):20-23. 被引量:1
-
2王凤远.美国和日本生态系统管理立法经验及其启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5-18. 被引量:5
-
3刘洋.生态人文主义法治的价值取向[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131-135. 被引量:2
-
4吴元元.法律父爱主义与侵权法之失[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3(3):133-147. 被引量:56
-
5赵惊涛.生态安全与法律秩序[J].当代法学,2004,18(3):138-141. 被引量:11
-
6蔡守秋.环境权初探[J].中国社会科学,1982(3):29-39. 被引量:187
-
7吕忠梅.论公民环境权[J].法学研究,1995,17(6):60-67. 被引量:201
-
8徐祥民.环境权论——人权发展历史分期的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04(4):125-138. 被引量:179
-
9钱弘道.法律的经济分析工具[J].法学研究,2004,26(4):134-147. 被引量:50
-
10彭少麟,郝艳茹,陆宏芳,王伯荪.生态安全的涵义与尺度[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6):27-31. 被引量:44
引证文献4
-
1张润.中国生态安全法治建设的成就、经验与路径展望[J].公安学研究,2019,0(6):60-80. 被引量:1
-
2马波.生态安全法治保障论[J].河北法学,2013,31(5):72-79. 被引量:9
-
3马波.环境法学话语体系下生态安全之解读[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7(3):62-67. 被引量:5
-
4郑平卫,李向阳,叶勇军,蒋复量,余修武,冯胜洋.关注生态安全:南华大学安全工程硕士点拟开设“环境生态安全”课程[J].高教学刊,2018,4(4):7-9.
二级引证文献15
-
1张云婷,方世南.生态文明观视域下国内生态安全研究的热点主题与未来展望[J].城市与环境研究,2021(1):88-102. 被引量:1
-
2张润.中国生态安全法治建设的成就、经验与路径展望[J].公安学研究,2019,0(6):60-80. 被引量:1
-
3陈文.论生态文明与法治文明共建背景下的生态保护立法模式[J].河北法学,2013,31(11):44-50. 被引量:9
-
4谢玲.我国生态安全立法的路径选择[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4,34(2):68-73. 被引量:4
-
5卢青.从文献计量角度分析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研究近况(2011-2013)[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5,35(2):75-81.
-
6白佳玉,程静.论海洋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理论起源与制度创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9-25. 被引量:8
-
7钟云萍.论我国生态文明的法治保障[J].法制博览,2019,0(30):19-21.
-
8杨振姣.海洋生态安全视域下北极海洋空间规划研究[J].太平洋学报,2020,28(1):76-88. 被引量:7
-
9张震,张义云.生态文明入宪视阈下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论[J].求是学刊,2020,47(2):1-13. 被引量:13
-
10董媛媛.基于“生态要素-DPSIRM”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J].水土保持研究,2020,27(5):333-339. 被引量:9
-
1袁汝海,苏显学.法治行政的框架建构[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6):6-12.
-
2徐军,吴光升.我国食品安全刑事责任框架建构[J].人民检察,2009(19):15-17. 被引量:13
-
3陶国根.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法治化路径探析[J].党政干部学刊,2015(10):26-30. 被引量:2
-
4刘丽.扩大党代会常任制要澄清的几个思想认识问题[J].求知,2012(2):14-15.
-
5赵春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J].公安研究,2009(3):5-9. 被引量:2
-
6高永明.党员质量要从源头抓起[J].先锋队,2014,0(7Z):24-24.
-
7张庆彩,计秋枫.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历程、特色和经验[J].未来与发展,2008,29(8):80-84. 被引量:5
-
8宋洁.国内地方政府能力研究述评与前瞻[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38-41.
-
9冯庆佳.加强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建设的路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37(5):19-21.
-
10姜林林,于泉蛟,赖传辉.中国梦的制度框架建构与改革问题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7,37(3):1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