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人民监督员选任机制之构想
出处
《研究生法学》
2006年第6期119-128,共10页
Graduate Law Review
参考文献7
-
1尹笔锋,卢希起.返回人民监督员制度的逻辑起点——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若干评议及立法建言[J].求实,2005(10):78-80. 被引量:4
-
2但伟.正确认识人民监督员制度 切实推进检察改革[J].人民检察,2004(5):28-32. 被引量:20
-
3黄曙,陈艳.人民监督员制度探讨[J].人民检察,2004(3):35-36. 被引量:7
-
4童建明,熊少敏,张巍.日本检察人员管理的主要特点[J].人民检察,2004(2):73-75. 被引量:16
-
5张卫平.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两种诉讼体制的比较分析(上)[J].法学评论,1996,14(4):53-59. 被引量:48
-
6左卫民,周云帆.国外陪审制的比较与评析[J].法学评论,1995,13(3):58-61. 被引量:88
-
7(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EllenHochstedlerSteury),(美)南希·弗兰克(NancyFrank)著,陈卫东,徐美君.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二级参考文献10
-
1陈党.建国50年来人民监督的曲折发展及经验教训[J].河南社会科学,1999,7(6):4-8. 被引量:6
-
2陈党.论加强人民监督[J].理论与改革,1998(4):16-19. 被引量:4
-
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79.
-
5.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72.
-
6[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
7孟德斯鸠 张雁深.论法的精神(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
8谢鹏程.监督权的控制和运用[A].孙谦主编.检察论丛(第8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
9[德]赫尔曼.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译本序言[A]..德国刑事诉讼法典[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
10孔祥振.大众传媒:人民监督的耳目和喉舌[J].理论与改革,2000(1):63-64. 被引量:3
共引文献174
-
1龙宗智.刑事诉讼中防止突袭性裁判问题研究[J].政法论坛,2022,40(4):58-71. 被引量:10
-
2吕川.论我国候补司法官制度的建立[J].司法改革论评,2023(1):107-121.
-
3胡加祥.人民陪审员制度构建的几点法理思考——写在《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实施一周年之际[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1):130-135. 被引量:6
-
4李广辉.中外陪审制的法律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18(4):76-82. 被引量:1
-
5李春雨.中国陪审制度的自创生系统——以参、陪审制的比较和移植为视角[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9(3):147-150.
-
6袁文峰,姜霞.论美国陪审团代表性与公正性的保障机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z1):153-155. 被引量:1
-
7姚国艳.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司法工具价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5):18-19.
-
8张永玉.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6):18-19.
-
9苏海燕.论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J].职大学报,2003(2):93-96.
-
10张洁.陪审制度价值之分析——兼论我国人民陪审制的困惑与出路[J].西部法学评论,2001(4):47-50. 被引量:1
-
1李俊.公推直选村党支部书记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任机制[J].理论学习导刊,2000(2):64-65.
-
2冯志峰.优化选任机制:提高县委书记权力运行科学化水平的路径[J].岭南学刊,2012(5):51-54. 被引量:1
-
3耿红,张俊珍.应当规范基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工作[J].人民检察,2008(3):63-63.
-
4杨寿庆.积极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J].党建研究,2003(10):42-43. 被引量:1
-
5刘威.对完善人民监督员选任机制的探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S1):88-89.
-
6刘占勇.对人民监督员选任机制的几点思考[J].天津检察,2016,0(5):58-60.
-
7伊勋组.创新选任机制 科学规范用人——长春市委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改革的主要作法[J].新长征,2004,0(22):48-49.
-
8高勤.优化人民监督员选任相关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9):172-172. 被引量:1
-
9林祖华,平一科.加强基层党委书记队伍建设三议[J].当代江西,2009,0(12):16-17.
-
10郭新民.解决干部“能下”问题的几点思考[J].先锋队,2004,0(3):1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