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翻译的“忠实”看译者的任务——《喜福会》1990中译本解读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华裔美国文学具有双文化,双语言特性。本文以谭恩美《喜福会》的1990年程乃珊中译本为研究个案,借用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的叙述,探讨此特殊文类的翻译中,译者的任务不仅是要“忠实于作者和原作”,还需介入翻译中去有效地操纵文本对两种文化进行有效地协调,使原作的精神得以传达和延续。
作者
黄蕾
机构地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处
《科教文汇》
2006年第11期174-175,共2页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关键词
忠实
《喜福会》
译者的任务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吴波.
从自译看译者的任务——以《台北人》的翻译为个案[J]
.山东外语教学,2004,25(6):65-68.
被引量:16
2
谢天振.
译者的诞生与原作者的“死亡”[J]
.中国比较文学,2002(4):24-42.
被引量:36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语言与翻译的政治》[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页.
2
勒菲弗尔.《翻译的策略》,载《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82页.
3
特·尼南贾纳.《为翻译定位》,载《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62、169页.
4
林璋.《译学理论谈》,载《翻译思考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64页.
5
Sherry Simon (1996), Gender in Translation, Routledge, p7.
6
Theo Hermans,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 Studi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Londeln and Sydney: Groom Helm, 1985, p. 13.
7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第303页.
8
斯丹利·E·费士(即费什—引者).《读者内心中的文学:情感文体学》,载胡经之,张首映主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543,540页.
9
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页.
10
罗兰·巴尔特.《作者之死》,转引自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三联书店,1986年,第169页.
共引文献
50
1
李慧,文旭.
翻译中文化缺省的关联理论阐释[J]
.文教资料,2008(13):40-42.
被引量:2
2
梁淑芳.
浅议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角色[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9):244-245.
被引量:1
3
王林.
王尔德的中国译者和知音:田汉[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62-66.
被引量:3
4
邵斌.
翻译即改写:从菲茨杰拉德到胡适——以《鲁拜集》第99首为个案[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2(12):8-14.
被引量:4
5
位方芳.
借鉴与挪用: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0(2):63-67.
被引量:23
6
杨登新,李小敬,井爱丽.
趋同与关联制约下的创造性叛逆——从译者的双重角色发起的革命[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3(3):67-71.
被引量:4
7
范良芹.
普通本科院校比较文学教材问题的调查与反思[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7):139-141.
被引量:4
8
林燕.
译者主体性的张扬[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9):55-57.
被引量:1
9
李妙晴.
《台北人》英译本中的归化现象[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1):94-96.
10
史默琳.
论译者主体性在诗歌翻译中的体现[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2):164-165.
同被引文献
40
1
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2003,24(1):21-26.
被引量:1444
2
刘芳.
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回译问题——《喜福会》及其中译本个案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2005,26(6):7-10.
被引量:21
3
袁霞.
从《喜福会》中的“美国梦”主题看东西文化冲突[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3):82-85.
被引量:27
4
胡亚敏.
当今移民的新角色——论《喜福会》中华裔对其文化身份的新认知[J]
.外国文学,2001(3):73-76.
被引量:34
5
赵莹,张烨.
女性当自强——《喜福会》的女性主义解读[J]
.时代文学,2008(4):128-128.
被引量:1
6
王蒙.
小说与电影中的中国与中国人[J]
.文艺研究,1999(3):48-49.
被引量:9
7
何立群,吴金平.
风水对小说《喜福会》创作的影响[J]
.八桂侨刊,2002(4):50-52.
被引量:5
8
赵莉华.
《喜福会》对西/东二元对立的后殖民解构[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9):42-44.
被引量:4
9
何木英.
语言选择与文化取向——解读谭恩美《喜福会》的语码转换功能[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0):316-319.
被引量:22
10
贾琳琳.
叙事的魅力——浅析美籍华人女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4(12):93-9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宋晓璐,王林.
《喜福会》文学评论综述[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8):101-103.
被引量:2
2
张俊敏.
译者主体性理论视域下文学作品《喜福会》翻译探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8):144-14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殷伟.
《喜福会》文学评论初探[J]
.长江丛刊,2017,0(5):7-7.
2
丁皓.
从文化遗产角度解读《喜福会》中华裔母女价值观念[J]
.校园英语,2017,0(40):229-230.
3
许央央.
副文本视角下《喜福会》的翻译重构探析[J]
.现代语文,2019(3):90-94.
被引量:1
4
李玲.
浅析英语语言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现象[J]
.喜剧世界(中旬刊),2021(7):57-59.
1
王芳.
中译本《喜福会》对原著审美的再创造[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10Z):49-50.
2
张婷.
程乃珊《喜福会》汉译本的互文性理论翻译解读[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6):48-48.
3
周文.
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翻译问题[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9):15-15.
被引量:3
4
周文革,杨琦.
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华裔美国文学的汉译:以翻译伦理为视角[J]
.外国语文,2011,27(3):111-113.
被引量:7
5
刘轩竹.
高校华裔美国文学课程设置简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4):5-5.
6
李大鹏,张帅.
四字结构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运用——以《喜福会》程乃珊(2006)译本为例[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6):147-149.
被引量:3
7
李丽娟.
试用翻译伦理模式分析程乃珊《喜福会》译本中的积极误译[J]
.读天下,2016,0(17):329-329.
8
范茗.
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翻译的思考[J]
.海外英语,2015(8):104-105.
9
李莉.
主体间性理论下的《喜福会》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4):8-10.
被引量:1
10
“咬一咬”程乃珊[J]
.咬文嚼字,1996,0(10):10-11.
科教文汇
200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