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时期文学三十年论纲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栏目主持人夏烈:如果一个生命在1976年诞生,那么,2006年,他已三十。恰到“而立”。如果时代历史可以相对独立地分隔看待,那么,1976-2006,对当代中国无疑是崭新而绵延的一个区间,并且其在开始之初的某种改革、开放、实践、进步以求富足和尊严的梦想与意志,始终贯穿, 仍将延续。文学,作为人类的言声心声,在1976年基本唱响了新的旋律,它是旺盛的、敏感的,也是深刻的、自我的,甚至还是脆弱的、边缘的。三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以及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经历了很多、记录了很多、坚持了很多,也失落了很多。重新在这个午轮的关节整理、反省,相信不止是记忆的回溯,还是理智的盘点——从何而来,将何处去;何者扬弃,何者坚持——不求尘埃落定,但期在诉说和倾听中重新找到合理的脉络以及背后不能忘却的精神、理想。这就是本年度新开“新时期文学三十年”讲坛的初衷。我们将邀请几代亲历者、重要的当代文学的缔造者们用随笔、访谈等形式说说这三十年的流变或者他们熟悉的部分。 2006年的第一期,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著名文学评论家何镇邦先生用理论的话语树立一个“三十年文学”的史的线索,尤其是他关于“三十年文学可以分两期加以考察”的观点。他的论纲对后面诸家的言说,大致有一个纲举目张的效果。
作者 何镇邦
出处 《西湖》 2006年第1期78-80,共3页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