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可持续发展社会形态的探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论述可持续发展社会是继工业社会之后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及其应当具有的若干特征;说明当前正在进行调整、修改的工业社会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来临,但新的社会形态到来具有必然性。
作者
陈贻安
机构地区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科研处
出处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4-18,共5页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社会
工业社会
社会形态
分类号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陈贻安.
关于社会发展与生态规律的思考[J]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6(2):3-9.
被引量:2
2
陈贻安.
关于人类发展的环境容量问题之哲学思考[J]
.生态学杂志,1995,14(2):64-69.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3
1
(美)奥德姆(E.P.Odum)著,孙儒泳等.生态学基础[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
[美]梅(R·M· May) 著,孙儒泳等.理论生态学[M]科学出版社,1980.
3
[美]R·H·惠特克 著,姚璧君等.群落与生态系统[M]科学出版社,1977.
共引文献
6
1
陈贻安.
论环境再生产[J]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3(4):3-11.
被引量:3
2
王俭,孙铁珩,李培军,李法云.
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4):768-772.
被引量:135
3
韦蔚,王锐兰,李丽.
中国GDP可持续增长的环境容量支撑问题探讨[J]
.经济问题探索,2005(5):4-7.
4
黄选瑞,张玉珍,周怀军,孟宪宇.
环境再生产与林业可持续发展[J]
.中国软科学,1999(4):111-112.
被引量:7
5
魏玉蓉.
德国学者米勒教授来我区访问工作总结以及有关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J]
.内蒙古气象,1995(5):40-40.
6
鱼晓惠,林高瑞,余侃华,卫莹.
城市新陈代谢视角下秦巴山地典型中小城市空间形态特征——以商洛市中心城区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22,29(6).
被引量:3
1
西村雅夫.
日本节能减排的应对措施[J]
.纺织服装周刊,2008,0(23):32-32.
2
张友良,田晖.
开展中国废家电回收利用和资源化软科学研究,构筑可持续发展社会[J]
.冶金环境保护,1999(5):129-130.
3
王扬铭,邬开荷.
可持续发展:21世纪中国的战略选择[J]
.企业经济,2004,23(1):17-18.
被引量:1
4
潘学梅.
环境友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建设措施探讨[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29(2):56-56.
被引量:1
5
陈益民.
论可持续发展社会中的高职院校教材建设[J]
.科技信息,2010(28).
被引量:1
6
“2010节能环保高峰论坛”将在上海举行[J]
.电气应用,2010(16):5-5.
7
2010节能环保高峰论坛八月举行[J]
.世界电子元器件,2010(8):62-62.
8
2010节能环保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J]
.电气制造,2010(8):11-11.
9
汪丽君.
环境监测对环境监理工作的技术支持和促进作用[J]
.环境与发展,2011,23(1):146-146.
被引量:2
10
宣兆凯.
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生活理念与模式建立的探索[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4):5-8.
被引量:4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