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通往个性化判决的新途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05年11月,最高法院提出将在全国法院推行判后答疑制度,以改善涉诉信访的处理方式,这一改革,表面看来是针对群众对判决有疑惑的解答问题,深层次又折射出我国司法判决说理不足带来的不利影响。判后答疑制度的着眼点,不仅仅局限在解惑,而应当做好趋利避害的制度设计工作,发挥判后答疑的双重功效,为司法判决的改革起到催化和引导的作用。
作者
孟淑莉
出处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2-64,共3页
Journal of Guangzhou Police College
关键词
判后答疑
涉诉信访
说理性判决
分类号
D926.2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丁以升.
论司法判决的不确定性[J]
.现代法学,1999,21(5):51-53.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2
1
(美)罗纳德·德沃金(RonaldDworkin)著,信春鹰,吴玉章.认真对待权利[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2
(美)博登海默(Bodenheimer,E.)著,邓正来,姬敬武.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华夏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
11
1
陈云良.
法的模糊性之探析[J]
.法学评论,2002,20(1):19-25.
被引量:82
2
褚宸舸.
论立法语言的语体特点[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22(2):18-24.
被引量:12
3
孙日华,谢慧.
事实客观标准的反思与安置[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4):32-37.
被引量:1
4
齐楠.
从肖传国案件看我国司法判决的不确定性[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5(4):12-13.
5
侯学勇.
法律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理念上的反思[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6(2):20-26.
被引量:4
6
程宗璋.
刍议判决之确定性[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6(5):44-47.
7
吴晓蓉.
论司法与网络舆论的价值契合——基于“昆山反杀案”的分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5):54-60.
被引量:1
8
张清,郭胜男.
人际信任、法律信任与数字信任:社会信任的谱系及其演进[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51-57.
被引量:22
9
杨贝.
论案件事实的层次与建构[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0(3):39-54.
被引量:34
10
赵会平.
刑事罪名的不确定性及其公诉价值[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3,16(3):44-48.
1
郭小冬.
判后答疑制度评析[J]
.法商研究,2007,24(1):104-110.
被引量:11
2
李延英.
一项值得提倡的创新举措[J]
.中华魂,2008,0(7):26-27.
3
天津铁路运输法院刑事审判判后答疑效果明显[J]
.法庭内外,2010(4):55-55.
4
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采取多项措施化解物业纠纷[J]
.法庭内外,2007(6):54-54.
5
郭小冬.
判后答疑——涉诉信访的现实解决路径及其规范[J]
.司法改革论评,2007(1):184-196.
被引量:1
6
谭智华,李萍,余巧惠.
判后答疑:增强司法可接受性的路径依赖[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0(4):63-67.
被引量:2
7
秦宗文,朱凤翔.
论判前说理与判后答疑制度[J]
.唯实,2007(4):60-63.
被引量:8
8
刘练军.
异哉所谓“判后答疑”问题者[J]
.法学,2006(11):160-160.
被引量:2
9
孙光宁,刘园园.
“判后答疑”的意义与局限:基于判决的可接受性[J]
.天府新论,2009(2):76-79.
被引量:5
10
法官回访困难当事人[J]
.乡镇论坛,2012(16):38-38.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