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形容词作状语情况的考察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关于形容词能否作状语的问题,曾经有过争论,但是现在基本已有定论,即形容词可以作状语。本文将形容词分为简单式和复杂式,就其作状语的情况进行了分别考察,本文还讨论了形容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的问题。
作者
李迅
机构地区
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金融教育研究》
2006年第S1期156-157,共2页
Research of Finance and Education
关键词
形容词
状语
重叠式
语义指向
分类号
H146.2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4
1
韩玉国.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及再分类[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2):47-54.
被引量:28
2
王亦达.现代汉语形容词句法特征研究综述——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五十年的历史回顾与分析之三[J]社科纵横,2000(02).
3
张世才.
形容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与在句中的位置[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9(A01):89-92.
被引量:14
4
张爱民.
形容词重叠式作状语与作其它成分的比较[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2):67-78.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商务印书馆今年计划出版的哲学译著[J]
.哲学研究,1959(2):47-47.
被引量:285
2
沈家煊.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J]
.中国语文,1997(4):242-250.
被引量:158
3
杨宽仁.
论非定形容词[J]
.语言研究,1985,5(2):129-141.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54
1
赵越.
基于语料库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形容词词形偏误研究[J]
.汉字文化,2021(5):143-147.
2
孙红珍.
网络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的特征及优势[J]
.中国市场,2006(18):42-43.
被引量:2
3
刘付华.
现代汉语区别词与形容词的划分[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2):49-51.
被引量:1
4
吴仁.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AA(的)”功能探微[J]
.南开语言学刊,2006(1):82-92.
被引量:8
5
禹和平.
汉语词语AABB重叠式再思考[J]
.国际安全研究,1998,28(2):57-61.
被引量:2
6
韩玉国.
汉语“似矛盾句”的语义解读——兼谈准确描写形容词的逻辑类型[J]
.汉语学习,2002(5):14-19.
被引量:5
7
单威.
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研究综述[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4(6):72-73.
被引量:4
8
吴立红.
状态形容词在使用过程中的程度磨损[J]
.修辞学习,2005(6):19-22.
被引量:36
9
戴小春,赵小沛.
语言的横向生成结构探析[J]
.求索,2006(5):198-199.
10
青野英美.
现代汉语描写性状语的类型[J]
.中文自学指导,2006(4):39-42.
同被引文献
40
1
韩玉国.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及再分类[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2):47-54.
被引量:28
2
张俐.
可以后移的句首状语[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5):99-102.
被引量:3
3
张国宪.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体及形态化历程[J]
.中国语文,1998(6):403-413.
被引量:43
4
贺阳.
性质形容词作状语情况的考察[J]
.语文研究,1996(1):13-18.
被引量:26
5
吴锡根.
形容词研究概述[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23(4):86-92.
被引量:4
6
沈家煊.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J]
.中国语文,1997(4):242-250.
被引量:158
7
邵敬敏.
ABB式形容词动态研究[J]
.世界汉语教学,1990,4(1):19-26.
被引量:44
8
陆俭明.
语义特征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J]
.汉语学习,1991(1):1-10.
被引量:79
9
崔永华.
汉语形容词分类的现状和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3):132-140.
被引量:11
10
陆俭明.
说量度形容词[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3):46-59.
被引量:107
引证文献
3
1
闫文硕.
状语维度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以《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中双音性质形容词为考察对象[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3):79-82.
被引量:2
2
黄迎丽.
汉泰形容词句法位置及功能的对比研究[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7):129-131.
被引量:2
3
杨惠娟,刘振平.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3,23(5):120-12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苏颖.
上古汉语状语位置对形容词的选择[J]
.古汉语研究,2015(2):81-88.
被引量:4
2
黄迎丽,魏娜.
汉泰数词句法功能与位置对比研究[J]
.现代语文,2018(8):109-113.
3
余方敏.
近三十年来形容词作状语研究述评[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33(4):59-65.
4
李松,张丽平,弋琨,舒世泰,郝忠孝.
结合知识图谱和聚类技术的课程知识推荐系统研究[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3,23(12):79-84.
5
傅曦.
基于知识图谱的现代汉语课程知识建构策略研究[J]
.学周刊,2024(22):34-37.
6
闵梅.
汉语结构助词“的”在泰语中的表达方式分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1(11):314-315.
1
李迅.
形容词作状语情况的考察[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9(3):38-39.
被引量:2
2
汉俄名词、形容词比较研究[J]
.北方论丛,1996(1):94-98.
3
魏标.
从修辞观点看俄语语法同义关系问题[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6(S1):5-11.
4
郭建荣.
孝义方言动词的重叠式[J]
.语文研究,1987(1):56-58.
被引量:8
5
闫丰.
形容词最高级的构成和用法[J]
.中学俄语,2011(4):54-55.
6
安利.
名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J]
.俄语学习,2001(1):53-56.
7
李慧敏.
俄语形容词简单式比较级构成的规则[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1):14-15.
8
徐式婧.
“A+倒+B,转折词+C”语言结构分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5):50-52.
9
沈秀丽.
区别词与形容词的界限浅谈[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6):49-50.
被引量:1
10
李骥华,王娜.
从语义角度浅谈英语脑筋急转弯[J]
.中国经贸,2010(8):246-246.
金融教育研究
2006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