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州两县是我省集中联片的贫困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多方面的原因。长期处于"营养不足、发育不良"的状态。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民族地区成为资金、人才等要素逆向流动的"漏斗",扶贫开发面临不少新的困难和问题。要实现民族地区与全省协调发展、同步进入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一)充分认识贫困山区扶贫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民族地区相当一部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尚未根本改善。据反映,至2004年底,恩施州农民年均纯收入不足千元的贫困人口尚有54.23万人,662个村不通邮,人畜饮水困难的还有51.4万人,57.88万人就医难;教育滞后,专业人才奇缺,严重制约山区的发展;财政自给率低,自我发展能力弱。一些县、市财政自给率不足50%,有的仅30%左右,靠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维持运转;整村推进扶贫的速度慢。重点贫困村和绝对贫困人口脱贫都是扶贫工作的"硬骨头"。
出处
《世纪行》
2005年第11期27-27,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