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观察》
2005年第9期9-9,共1页
Beijing Observation
同被引文献37
-
1王奇,叶文虎.三种行为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J].环境保护,2001,29(11):36-38. 被引量:8
-
2叶文虎.论“废物”再利用业——兼论循环型经济[J].再生资源研究,2001(3):4-6. 被引量:5
-
3叶文虎.循环型经济论纲[J].中国发展,2002,2(2):4-7. 被引量:43
-
4叶文虎,王鑫海.“三流转”制度与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J].中国发展,2001,1(1):51-57. 被引量:6
-
5王奇,叶文虎.人类社会发展中两种关系的历史演变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10-13. 被引量:5
-
6叶文虎,宁淼.中国农村人口问题与中国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3):26-31. 被引量:23
-
7昌敦虎,叶文虎.退耕还林工程与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贵州省古胜村退耕还林工程的“本土化+制度化”[J].林业科学,2005,41(5):169-174. 被引量:4
-
8叶文虎,韩凌.论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转移、转嫁与转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1):1-5. 被引量:7
-
9宁淼,王奇,叶文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3):38-42. 被引量:11
-
10曹曼,叶文虎.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论纲[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3):48-50.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12
-
1叶文虎.循环型经济论纲[J].中国发展,2002,2(2):4-7. 被引量:43
-
2楚宪峰,朱磊,吴向阳,康广凤,田建茹.氰化尾渣资源化应用的清洁生产技术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8,21(6):72-75. 被引量:9
-
3楚宪峰,丁甫军,田建茹,朱磊,康广凤,刘峰.黄岛发电厂白泥海水脱硫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8,21(6):76-79. 被引量:13
-
4刘鸿雁,吴永贵,安艳玲,毛键全.贵州省主要工业区发展现状与循环经济改造[J].贵州化工,2009,34(4):9-13. 被引量:4
-
5楚宪峰,田建茹,孙炳宏,陈国丽,丁甫军.白泥海水脱硫示范工程的中试研究[J].环境工程,2009,27(5):81-83.
-
6谢高地,曹淑艳.发展转型的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过程[J].资源科学,2010,32(4):782-789. 被引量:51
-
7朱磊,康广凤,李淑芬,楚宪锋,吴向阳.氰化尾渣多元素资源化回收技术研究[J].环境科技,2010,23(2):5-7. 被引量:25
-
8龚丽媛.国内外静脉产业理论研究进展[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2):8-11. 被引量:5
-
9蔡如钰.沿海重化工业基地生态工业体系规划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10,23(10):1312-1319. 被引量:3
-
10甘晖,夏成,万劲波.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理论: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学述评(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6):80-89. 被引量:2
-
1何岫芳.知识要素成为生产力主导要素的现实原因分析[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2):65-69.
-
2王义林.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J].理论与现代化,1994(5):40-41.
-
3龙立荣,贺伟,陈琇霖.分享型领导[J].发现,2016,0(5):5-7.
-
4张世英.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J].才智,2008,0(13):249-250.
-
5郑淑娇.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贡献与落实[J].鹭江大学学报,1998,6(2):30-32.
-
6叶文虎,宁淼.论社会经济发展主导要素的演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18-22. 被引量:5
-
7高珩.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J].理论导刊,2000(4):21-22. 被引量:1
-
8林德发.我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21):9-10. 被引量:7
-
9刘建华,姜照华.基于创新和投资能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经纬,2006,23(5):61-63. 被引量:3
-
10王勇.浅析管理与科技[J].甘肃科技纵横,2007,36(6):107-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