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太湖水体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及磷的矿化速率 被引量:4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通过对2003年4月至2004年10月,太湖不同生态类型湖区水体中磷的形态、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它水环境因子的同步监测,初步探讨了藻类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生态类型湖区水体中磷形态构成的差异及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的关系,计算了水体中磷的矿化速率.研究表明,太湖水体中总磷的70.2%由悬浮态的颗粒磷构成,溶解性反应磷(DRP)的含量不足7%;而总磷中的58.2%可通过酶解生成DRP维持水体中藻类、细菌等的持续生长.在不同生态类型湖区、以及藻类不同生长阶段,水体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及动力学参数差异显著,在酶的作用下,磷的矿化速率也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最短的磷周转时间仅需数分钟.这种短时间尺度磷的快速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藻类大量繁衍时,所需磷酸盐的来源.即当水体中DRP的浓度较低时,藻类能通过酶解其它形态的磷,从而使得DRP得到及时的补充.
出处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157-165,共9页 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金 国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编号:KZCX1-SW-1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2CB412305) 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规划项目(863)(2002AA601011-04-07)共同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二级参考文献31

共引文献307

同被引文献553

引证文献44

二级引证文献69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