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及矫正对策探析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也发生了变化,考试舞弊的发生比例有升高的趋势。考场舞弊屡禁不止,且有上升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心理原因占重要地位,高校学生考场舞弊不是一个简单的违纪现象,而很多是心理疾病或潜在心理疾病所致。在学校卫生工作中应注意心理卫生,加强对学生心理疾病的防治,从心理卫生角度采取适当的对策。
作者
王慧芳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
出处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6期88-89,共2页
Journal of Hotan Normal College
关键词
大学生
作弊
心理原因
对策
分类号
G642.47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1
谢文新.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心理起因与防治[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2(3):77-80.
被引量:15
2
周立.
当前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对策[J]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3(2):56-57.
被引量:1
3
池建淮,万毅.
高校学生考试舞弊心理及对策[J]
.中国学校卫生,2001,22(4):328-329.
被引量:3
4
李宝华.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和对策[J]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5):79-80.
被引量:8
5
段鑫星,李绍伟.
关于大学生作弊的比较研究[J]
.青年研究,1999(2):24-31.
被引量:38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段鑫星,池忠军,谷建国.
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分析[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2):16-21.
被引量:36
2
段鑫星.
大学生“流行热”透视[J]
.青年探索,1997(3):32-34.
被引量:1
3
陆桂平,陈龙,王小全.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调查研究与对策[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2):36-37.
被引量:23
4
李宝华.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和对策[J]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5):79-80.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59
1
杨文平.
浅谈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50-51.
2
梁建军.
职校生考试作弊的心理透视及教育措施[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3(2):86-88.
3
徐增勇.
从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透析高校学风建设[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7):138-140.
被引量:41
4
段鑫星,李绍伟,曹红波,王治东.
大学生违纪的心理动因分析[J]
.青年探索,2000(5):44-48.
被引量:3
5
刘绮菲.
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0(2):35-40.
被引量:2
6
任苏豫,阮霞,眭荣方,刘江坤.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及防治对策[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4):1-3.
被引量:5
7
朱磊.
近十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研究的述评[J]
.青年探索,2005(2):50-53.
被引量:16
8
陈星星,王玉珍,余敏.
我的两张兑换券值多少钱?[J]
.收藏界,2002(11):79-80.
9
赖秀兰.
略论大学生考试作弊及控制[J]
.江苏高教,2006(3):94-96.
被引量:24
10
董双波,李焕旭.
高职院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探析及治理对策[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2):78-80.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33
1
肖红新,梅景良,陈鑫珠,胡庆庆.
大学生考试作弊情况调查分析及其遏制对策探讨[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1):102-105.
被引量:15
2
夏海炜.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及对策分析[J]
.文教资料,2007(27):182-183.
被引量:3
3
艾琳梅,蒋燕.
对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的思考及对策[J]
.文教资料,2006(26).
被引量:8
4
王英国,朱筱敏.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和心态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讨[J]
.中国地质教育,2003,12(4):71-74.
被引量:6
5
谢文新.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
.湖北招生考试,2007(8):56-58.
被引量:5
6
段鑫星,李绍伟.
关于大学生作弊的比较研究[J]
.青年研究,1999(2):24-31.
被引量:38
7
龚惠香,范钧,彭列平.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特点、心理原因及对策[J]
.青年研究,1999(4):16-19.
被引量:41
8
刘晏.
论成人考试心理与课程考试改革[J]
.中国成人教育,2004(7):59-60.
被引量:5
9
高建勋.
考试舞弊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消极影响[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2):39-41.
被引量:2
10
董朝宗.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与对策[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11):103-105.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5
1
杨慧,谭丽清,龙博,许之屏.
体育院校学生考试舞弊与学习拖延现象研究[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8(S1):76-79.
2
宋桂全,洪流.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与对策[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9):186-188.
被引量:3
3
陈巍巍.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与对策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11(5):163-164.
被引量:1
4
陈钦勇.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考试舞弊现象透视及治理策略[J]
.前沿,2011(11):146-149.
被引量:3
5
龙立.
学生考试舞弊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考试周刊,2007(33):3-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张鸿武,廖涵.
高校学生考试舞弊现象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讨[J]
.法制与社会,2008(13):182-183.
被引量:2
2
张小英.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8(2):66-68.
被引量:3
3
刘志明,孙清瑞,王琴.
高校扩招背景下开卷考试模式探讨——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9):66-68.
被引量:2
4
宋佳声.
从“舞弊”现象看课程考查方式的变革[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3(1):82-85.
5
张锋.
新形势下高校考风、考纪建设的调研与思考[J]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8):105-107.
被引量:3
6
李雪渊.
试论技工学校机械制作的指导[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3):45-45.
7
柴永生.
论预谋性考试舞弊的特征及防治对策[J]
.考试周刊,2013(34):2-3.
8
柴永生.
论群体性考试舞弊的心理成因及干预策略[J]
.中国考试,2013(10):42-46.
9
李洁茗.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与对策[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5(5):140-141.
被引量:2
10
颜晓丽.
学生考试作弊的片状性传播成因及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2015(45):52-53.
1
刘蕾.
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9(3):90-91.
被引量:12
2
黄智江.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心理之我见[J]
.科教导刊,2012(7):239-240.
3
陆文娟.
心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
.文学教育(中),2012(6):83-83.
被引量:4
4
刘秀萍.
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3):488-488.
5
陈华,武佳,覃庆国.
我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调查分析[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1):54-55.
被引量:3
6
云飞,建波.
从考场舞弊看人才培养[J]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2000(1):36-37.
7
吴刚.
找回自信,体验成功——浅谈职业教育中学困生的转化[J]
.课外阅读(中下),2012(6):23-24.
8
赵维莉.
性格内向也许是“心病”所致[J]
.人生十六七,2013(3):42-42.
9
刘绍妹.
充分挖掘语文教材潜在心理教育因素[J]
.山东教育,2012(10):52-53.
10
孙丽梅.
透析高中生考试作弊心理及应对措施[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27):226-227.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