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文化生命力之源——兼析近代儒学文化西传及当代儒学文化再兴起
被引量:1
出处
《沧桑》
2002年第6期45-46,共2页
同被引文献10
-
1林金水.利玛窦在中国的活动与影响[J].历史研究,1983(1):25-36. 被引量:13
-
2李长林.柏应理在欧洲早期汉学发展中的贡献[J].社会科学战线,1998(1):74-81. 被引量:3
-
3刘金静.16—18世纪儒学西传对欧洲哲学的影响及启示[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12):95-97. 被引量:2
-
4郭磊.十六到十七世纪天主教传教士与儒学西传——以《四书》译介为中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6(3):97-100. 被引量:3
-
5首都文明工程课题组.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影响世界——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J].文明,2017,0(3):22-41. 被引量:1
-
6孙施昕.“一带一路”背景下《四书》在18世纪英国的传播与影响[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7):156-158. 被引量:1
-
7陈猛.沃尔夫对儒家经典的使用与接受[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7(2):120-128. 被引量:1
-
8张冰.从“中学西传”到“西学俄渐”的中国典籍传播——以《大学》最早进入俄罗斯为例[J].国际汉学,2021(2):110-117. 被引量:3
-
9罗莹.17-18世纪儒学西传欧洲述略[J].国际汉学,2022(1):8-16. 被引量:3
-
10张鸿彦,宁静.《大学》在俄国传播的转译现象及其成因分析[J].中国俄语教学,2022(2):61-70. 被引量:2
-
1张钦.内丹学的西传及对分析心理学的影响[J].宗教学研究,1999(2):25-28. 被引量:1
-
2陈金平.东渐与西传中的阿拉伯哲学[J].传承,2012(18):56-57.
-
3朱欣.新儒学对“内圣外王”的传承与发展[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1(2):10-11.
-
4李迎春.十七八世纪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及原因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1-22.
-
5潘晓红.百变悠悠球[J].七彩语文(小学中高年级),2010(8):27-27.
-
6刘善龄.茶叶西传录[J].寻根,2002(1):24-29. 被引量:2
-
7毛剑杰.两禅师:铃木大拙与铃木俊隆[J].看历史,2011(11):38-43.
-
8程潮.生命哲学的输入及其对现代新儒家的影响[J].嘉应大学学报,1995,13(2):25-30. 被引量:3
-
9张媚.明清耶稣会士与儒家经典的西传[J].龙岩师专学报,2004,22(1):39-41.
-
10郭汉城.《易经》西传史略[J].闽江学院学报,2015,36(4):82-8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