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5-76,共2页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Administrators' College
同被引文献13
-
1田建文,杨新燕,王林芳.人口素质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4(4):67-69. 被引量:1
-
2丁德文,徐惠民,丁永生,张永刚,吕吉斌.关于“国家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思考[J].太平洋学报,2005,13(10):60-64. 被引量:23
-
3衣艳芳.人口素质刍议.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1):71-74.
-
4大连市统计局.大连市社会经济发展通鉴(1978-1998)[M].大连:大连市统计局,1999.
-
5大连市统计局.2006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大连:大连市统计局,2007-03-09.
-
6曲晓飞.着力建设“一个中心”和“四个基地”[EB].http://chinaneast.xinhuanet.com/2004/12/03/content_3328464.htm,2004-12-04.
-
7穆光宗.中国人口素质问题研究[EB].http://www.511w.com/article/sociology/676.htm,2003-8-8.
-
8钱学敏.钱学森与“大成智慧”[EB].http://www.people.cm.cn/GB/guandian/29/175/20010224/402646.html,2001-2-4.
-
9Zoltan J. Acs etc.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2004 Ecxutive Report[R]. Landon: Babson College and London Business School, 2005.
-
10段塔丽.中国古代人口质量观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19(1):43-4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8
-
1郁明华.“十二五”江苏省人口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3):21-23. 被引量:4
-
2贾艳玲,朱娜,吴伟峰.人口素质模型的构建及人口素质水平测度[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24(3):338-343. 被引量:5
-
3王景华,牛树奎,李德,王叁,陈锋.基于AHP的攀枝花市一般森林火灾影响因素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7):233-236. 被引量:5
-
4李华,许晶.我国劳动者素质现状、评价及其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85-91. 被引量:5
-
5董海涛.山东省人口素质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2,28(6):83-89.
-
6杨宏娟.人口素质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大众投资指南,2019,0(9):214-214.
-
7徐鑫,赵明华,韩荣青,任亚平.中国省域城市化效率与人口素质的耦合协调性分析[J].绿色科技,2019,21(8):186-191. 被引量:1
-
8张俊良,杨世箐.区域人口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劳动,2015(5X):80-83. 被引量:1
-
1李长青.哲学社会科学兴 民族兴[J].前沿,2004(7):10-10.
-
2余绪缨.论知识经济与跨世纪高层次人才的培养[J].财会月刊(合订本),2003(10B):3-4. 被引量:2
-
3李险峰.抓好计生工作 实现可持续发展[J].人口学刊,1997,19(4):59-60.
-
4吴祖新.试论新世纪人才素质的修养和提高[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1999,12(4):22-25.
-
5包兴荣.知识经济时代领导干部的信息素养[J].领导科学论坛,2003(1):41-42.
-
6史文光.努力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02(3):48-50.
-
7袁琳瑛,王钟健.对我国人口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7,0(1):18-19.
-
8魏遂群.人口素质是民族振兴的基石[J].商情,2012(47):247-248.
-
9徐安琪.健康素质及其影响因素——来自上海的报告[J].社会,2004,24(3):16-21. 被引量:3
-
10杨克勤.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J].青年研究,2000(11):1-5.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