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28
1 李乐曾.评德国和日本不同的二战史观[J] .德国研究,1997,12(2):13-19. 被引量:7
2 萧辉英.德国教科书中国史部分略析[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40(3):56-59. 被引量:2
3 金相成.何炳松对历史教育的贡献──兼论《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草案》[J] .课程.教材.教法,1994,14(4):28-30. 被引量:5
4 马超,娄亚.塑造公民文化——联邦德国的政治文化变迁[J] .德国研究,2005,20(1):26-30. 被引量:5
5 李乐曾.战后对纳粹罪行的审判与德国反省历史的自觉意识[J] .德国研究,2005,20(2):4-9. 被引量:17
6 景德祥.二战后德国反思纳粹历史的曲折过程[J] .学习月刊,2005(7):31-33. 被引量:9
7 贝恩德·缪特.《作为历史科学维度的历史教学.来自于教科书研究的例证》[ Bernd Mtitter," Gesehichtsdidaktik als Dimension der Geschichtswissenschaft. Ein Beispiel aus der Lehrbucharbeit ( Geschichtsbuch 4 ) " ],《国际教科书研究》(Internationale Schulbuchforschung)第14卷,1992年,第255页.
8 v.d.海德.《从慕尼黑协议到二战结束.第一,二阶段的新历史教科书概览》(ThomasBergermd.Heider,“VomMfinchenerAbkommenbiszumEndedesZweitenWehkrieges.EinBlickinneuereGeschichtsschulbocherderSek.Ⅰ.und Ⅱ.”),罗伯特·迈尔主编.《捷克人,德国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痛苦的历史体验及其加工的困难》(Robert Maier,Hrsg.,Tschechen,DeutscheundderZweiteWeltkrieg.VonderSchwere geschichtlicher ErfahrungundderSchwierigkeitihrerAufarbeitung),汉诺威1997年版,第161-181页.
9 博多·冯·博里斯.《1949年以来在两个德国教科书中记录的毁灭性战争与犹太大屠杀》,邓白桦,孟钟捷译.《新史学》第5辑,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第305-328页.
10 刘向.《看德国历史教科书如何"反纳粹"》,《环球》2005年第7期.
二级引证文献15
1 孟钟捷.外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进展与革新方向[J] .外国问题研究,2023(3):4-10. 被引量:1
2 张天明.回顾与展望:新课改以来我国历史教科书编制研究[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6(4):67-71. 被引量:1
3 花琦,王蕊.从“历史记忆与历史书写”观二战后德日战后反思[J] .世纪桥,2015(9):67-69.
4 黄成华.将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基于后殖民国家提升国际话语权的考察[J] .学术界,2016(6):70-79. 被引量:3
5 方程,李菁,杨波.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的战争景观遗产保护研究--以南京抗日战争景观遗产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7,32(7):22-30. 被引量:8
6 王志强,陈富.德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以巴登-符腾堡州为例[J] .德国研究,2017,32(4):93-107. 被引量:6
7 花琦.历史记忆:二战后初期德国公众心理、西方盟国再教育政策与联邦德国的选择[J]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2015(1):40-51. 被引量:1
8 江华玲.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J] .中学历史教学,2019(7):41-43. 被引量:2
9 卢晓娜.战后西德及统一后德国的“克服历史”[J] .军事历史,2019,0(1):94-99.
10 张升芸,刘鸿武.喀麦隆中学历史教科书异域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形象[J] .历史教学问题,2020(6):178-184. 被引量:5
1 石伟平,徐国庆.综合中学的冷思考[J] .职教论坛,2000,16(10):19-21. 被引量:3
2 倪金芬.浅谈化学与生物知识的联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2,0(14):85-85.
3 徐国庆.对我国举办综合中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16(9):39-39. 被引量:1
4 陈其.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进展: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J] .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文科),2000(7):44-47.
5 赵洪金.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课题[J] .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1):39-39.
6 范广玲.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7):81-82.
7 叶小兵.关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一些重要调整[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0(6):21-24.
8 与德国高中生零距离[J] .小学时代(妙笔作文),2014(7):50-51.
9 熊贤君.综合中学制与中等师范教育改革[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4):41-44. 被引量:2
10 陈德欣,陈光裕.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J] .历史教学(下半月),1998(5):25-28.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