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18
-
1王仲孚.历史认同与民族认同[J].历史教学问题,2001(1):64-67. 被引量:14
-
2岳淑泉.谈知识迁移与教学[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3(3):100-102. 被引量:3
-
3宁裕先,程寿明.比较历史学与历史教学[J].教育学术月刊,1985(Z1):36-42. 被引量:3
-
4蒋大椿.新中国史学方法研究的基本历程[J].社会科学研究,1995(5):101-107. 被引量:9
-
5蒋大椿.新中国史学方法研究的基本历程[J].社会科学研究,1995(6):83-95. 被引量:5
-
6秦德增.培养文科综合能力之我见[J].历史教学,2001(8):37-38. 被引量:1
-
7[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著,杜殿坤 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
8唐华义.历史概括能力的考查和培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4):21-23. 被引量:2
-
9田径.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09(36):178-178. 被引量:1
-
10童绥宝,刘汝明.学科综合能力与历史学科教学[J].历史教学(下半月),2000(9):38-4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7
-
1张丽英.浅谈迁移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2008,5(12):39-40. 被引量:1
-
2杨超.高校世界史教学中西比较教学法的创新与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1(1):129-130. 被引量:3
-
3胡应曦,王子牛,李志立,项阳,姜年朝.溢流阀微机测控系统的试验与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9(2):27-30. 被引量:1
-
4刘威.关于高校世界古代史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理论,2016(1):212-213.
-
5吕晓军.例谈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概念教学的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4):34-36.
-
6罗安波,王一也.基于历史逻辑思维的初中生历史解释素养培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19):78-80.
-
7沈宋彬.知识迁移理论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4,0(2):33-3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6
-
1赵奇平,汪芳,陈汉讯.汽车燃油泵阀门工作特性的智能在线检测技术[J].液压与气动,2006,30(2):25-27.
-
2刘静.如何用联系法学历史[J].职业时空,2014,10(2):80-81.
-
3李应青,熊全姣.比较史学方法在世界上古史学习中的运用[J].巢湖学院学报,2017,19(2):94-97.
-
4魏子琪.运用知识迁移,提高文科学生学习记忆[J].祖国,2018,0(4):193-193.
-
5盛刚.巧用“比较”提升“素养”——2018年高考全国卷I评析[J].中学历史教学,2018(11):61-64.
-
6孙瑜,吕常乐.“家国情怀”在世界近现代史本科教学中的培养路径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3,44(1):57-63. 被引量:2
-
1马世之.武王伐纣过宁及其相关问题[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6,0(12X):5-9.
-
2黄鸿钊.加里波迪与罗马共和国[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86,23(1):160-167. 被引量:1
-
3胡晓.梁启超、胡适、李大钊历史观比较[J].安徽史学,1993(2):66-72.
-
4赵克毅.马志尼与意大利统一运动[J].史学月刊,1980(1):79-86. 被引量:2
-
5许二斌.略论中外历史比较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5(1):9-11.
-
6袁露阳.略论俾斯麦与德意志统一运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110-113.
-
7陈祥超.评《意大利统一史》[J].世界历史,1988(6):149-151.
-
8吴和平.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09(04X):25-26.
-
9胡益祥.《意大利统一史》评介[J].史学月刊,1988(2):121-122.
-
10冯金朋.试论彼奥提亚统一运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4):179-18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