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2期76-77,共2页
Hybrid Rice
基金
国家"863"计划
广东省科委"九五"攻关项目
同被引文献4
-
1李凤玉,黄永尧,柯海萍,游树鹏.三十烷醇在GA_3影响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性状中的增效作用[J].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5(2):70-74. 被引量:5
-
2龚光雄,周卜龙,张化兴,滕树傲.培两优特青制种试验田高产技术经验剖析[J].杂交水稻,1998,13(4):11-13. 被引量:2
-
3花廷钊.高纯三十烷醇与301增产宝的生产与应用[J].科技开发动态,1999(2):13-15. 被引量:1
-
4杨永耀.超级杂交稻培矮64S/E32制种技术总结[J].杂交水稻,2000,15(3):21-22. 被引量:1
-
1王丰,黄健文,彭惠普,吴玉坤,李曙光,陈志远,廖亦龙,郑海波,宋进昌.培杂双七高产制种综合技术措施[J].杂交水稻,1998,0(S1):59-60. 被引量:2
-
2张德明.对杂交水稻南繁制种规律的几点认识[J].种子世界,1990(12):19-21.
-
3孙广全.高粱南繁制种栽培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6):46-47. 被引量:2
-
4余秋平,唐品龙,喻全华,万海龙.红莲优6号海南制种高产技术[J].江西农业科技,2004(10):11-13.
-
5王金洪.浅谈南繁杂交玉米制种中应注意的问题[J].种子,2004,23(12):86-87. 被引量:2
-
6孙泽伟,于文涛,宋正修,金延忠,孙召贵.玉米南繁制种六项关键技术[J].种子科技,2007,25(6):57-58. 被引量:1
-
7刘树勋,谷军峰.“一慢二干三早四多”技术在南繁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01,19(5):296-296.
-
8刘经纬,刘贺梅,刘俊恒,张学舜,夏英光.谈南繁应注意的几点事项[J].中国种业,2002(3):34-34.
-
9韩拴英.探究高粱南繁制种栽培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J].农业与技术,2015,35(13):99-100. 被引量:2
-
10贾赣萍.我把南繁制种当成自己的事业[J].种子科技,2016,34(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