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福建省大麦新品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 ,对福建省近年来育成的大麦品种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 :莆大麦 5号与参考品种的关联度最大 ,r3′ =0 8950 ,相似程度最高 ;其次是闽麦 0 6 ,r2 ′ =0 8515;闽诱 3号与参考品种的关联度最小 ,r1′ =0 74 55。
作者
郭媛贞
陈炳坤
黄金堂
陈德禄
机构地区
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0年第S1期46-48,共3页
Fuj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Rice and Wheat
关键词
大麦
新品种
灰色系统
关联分析
分类号
S512.303.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2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张振宗,李淑华.
运用关联分析法评价我省大麦联试新品种[J]
.大麦科学,1994(2):36-37.
被引量:7
2
杨晓艳.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估小麦新品种的探讨[J]
.上海农业学报,1994,10(1):13-19.
被引量:10
3
蒋文广,陈炳坤,黄金堂.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大麦新品种的综合评判[J]
.福建稻麦科技,1992(1):50-54.
被引量:1
4
刘录祥,孙其信,王士芸.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
.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22-27.
被引量:622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李临颍.
三麦产量趋势预测的灰色系统模型[J]
.上海农业学报,1993,9(1):34-37.
被引量:1
2
刘录祥,孙其信,王士芸.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
.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22-27.
被引量:622
3
辛建军,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87年,4期,39页
4
邓聚龙,灰色预测与决策,1986年
5
王亭,模糊数学,1985年,2期,77页
6
邓聚龙,灰色系统.社会.经济,1985年
7
邓聚龙,世界科学,1983年,7期,1页
8
杨竹平,吴兆苏.江苏淮南地区小麦品种产量、产量响应和稳定性参数间的相关[J]种子,1988(06).
9
杨竹平,吴兆苏.长江下游地区选育和鉴定广泛适应性小麦品种的地点的探讨[J]种子,1988(05).
10
俞世蓉,吴兆苏,杨竹平.江苏淮南地区70年代以来小麦品种产量及产量因素的演变[J]中国农业科学,1988(04).
<
1
2
>
共引文献
626
1
章丹峰,齐鸣,田维娜,朱强龙,项志松,俞继明.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10个冬茶梅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
.浙江园林,2022(2):86-89.
被引量:1
2
胡园春,安广池,杨宁,李全景,崔云鹏.
主要气象因子与冬小麦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农学学报,2020,10(2):92-95.
被引量:9
3
陈克敏,李月英,岳海旺,李翠玉,张健.
气象因子对黑龙港地区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S01):140-143.
被引量:1
4
唐海涛,张彪,林勇,叶国成,陈宛秋.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S1):109-114.
被引量:20
5
杨晓辉,陈惠,王振秋,张立新.
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中国北方片春播花生新品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z1):37-40.
被引量:1
6
王建迎,张慧兰,杨宏.
玉米产量与其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2002,10(z1):66-67.
被引量:22
7
若毛吉,羊毛吉.
共和县畜牧业经济系统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137-139.
被引量:1
8
刘国琴,樊卫国,龙令炉,宋勤飞,王启勇,易洪芳,吴成见.
18个椪柑变异材料果实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174-177.
被引量:2
9
刘景辉.
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职大学报,2004(4):29-30.
被引量:1
10
陈华文.
玉米单交种与产量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广西农学报,2003,18(4):11-14.
被引量:7
<
1
2
3
4
5
…
63
>
1
杨相昆,魏建军,战勇,张占琴,田海燕.
昭苏垦区新引进马铃薯品种的综合评估[J]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8):1546-1551.
被引量:2
2
汪强,王本超,王钰,杨文秀.
用灰色系统理论定量评价甘薯高级育种材料[J]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2):124-126.
被引量:1
3
孙贵荒,武丽石,宋书宏.
大豆品种灰色关联综合评估初探[J]
.辽宁农业科学,1998(5):29-32.
被引量:4
4
王学伟.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法对甜菜新品种比较试验的综合评估[J]
.新疆农业科技,2009(4):15-16.
被引量:1
5
强学杰,程建华,余行简,张震.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棉花引种试验中的应用[J]
.中国棉花,2000,27(11):11-13.
被引量:14
6
卫云宗,刘新月,乔蕊清.
小麦创新种质综合评价[J]
.华北农学报,1999,14(4):17-24.
被引量:8
7
章听生,陆天泰.
灰色关联度在小麦新品系比较试验中的应用[J]
.湖北农业科学,1998(2):26-28.
被引量:21
8
刘晓燕,何红,朱秋珍,王维赞,罗亚伟,梁阗,谢金兰.
甘蔗引进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6):36-38.
被引量:10
9
孙正国.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水稻新品种[J]
.农业与技术,2005,25(1):87-90.
被引量:2
10
郭克婷,龙腾芳,徐永亮.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估水稻新品种[J]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9):92-95.
<
1
2
>
福建稻麦科技
2000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张建华
张勤河
李鹏南
于凤云
邱新义
李树健
牛秋林
马光锋
王成勇
相关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山东大学
相关主题
钻削加工
微钻头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