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S1期14-17,共4页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同被引文献11
-
1张志祥.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冲突及教育对策[J].辽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43-44. 被引量:2
-
2黄凯锋.在互动中整合与发展——新世纪中国社会价值观和青年价值观的演进态势[J].当代青年研究,2001(5):1-4. 被引量:8
-
3王志安.当代青年价值观转变趋势[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2):21-22. 被引量:2
-
4刘春晓.青年道德成熟过程探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06).
-
5刘春晓.青年道德成熟过程探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06).
-
6戈玲.试析当代青年价值观念变化对其政治倾向形成的影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19(2):10-15. 被引量:32
-
7葛操.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J].河南社会科学,2000,8(3):114-117. 被引量:13
-
8李燕华.当前河南省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52-56. 被引量:9
-
9赵永富.全球化过程中中国青年道德的冲撞与重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2):87-92. 被引量:18
-
10胡艳蓓.当代青年道德人格的困境、时代要求及其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9(6):24-2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16
-
1何学慧.对内蒙古部分高校学生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5):125-126.
-
2安海娟,刘腾飞,常全.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3):431-432.
-
3史伟.关于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调查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2):28-29. 被引量:1
-
4安海娟,李慧,张雪.以人为本视野下的大学生精神生活[J].科技信息,2012(12):14-14. 被引量:1
-
5岳鹏珍.当代青少年个人价值观现状的调查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2,27(5):64-69. 被引量:2
-
6陈春雷.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调查分析[J].中国统计,2012,27(8):57-58. 被引量:5
-
7闫雪.当代大学生精神需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3(8):227-228.
-
8丁凯.浅谈大学生精神需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9):9-10. 被引量:1
-
9牛承义,张山含.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现状分析[J].科技风,2015(2):195-195.
-
10周立秋.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效果研究[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5,15(4):71-75. 被引量:2
-
1省政府任免通知[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8,0(5):39-40.
-
2唐亚林.官商二元化价值观重构[J].人民论坛,2015(5):29-29. 被引量:1
-
3张卓.论商业对青年文化和青年精神的影响及对策[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19(1):88-90. 被引量:1
-
4刘书林.中国梦呼唤青年精神的新振奋[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11):6-7. 被引量:2
-
5尹志德.跨世纪的选择: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重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7(4):4-7.
-
6张耀影.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底蕴[J].才智,2010,0(15):186-187. 被引量:1
-
7方众成.方众成作文两篇[J].文学教育,2015(8):159-160.
-
8岳慧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价值观重构的内容和途径[J].经营管理者,2013(22):234-235.
-
9孔国桥.一切皆可老去,唯青年精神永新——有关杨劲松的一些杂感[J].艺术工作,2016(6):26-28.
-
10赵永富.五四精神在新世纪的发扬光大[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11(3):34-3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