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事变更原则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32-36,共5页
Journal of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共引文献32
-
1董泽瑞.合同僵局的破解:以违约方解除合同为路径切入[J].海大法律评论,2022(1):514-532.
-
2向新柱.合同法应规定情势变更制度[J].湖北社会科学,2001(9):40-41.
-
3刘友华,陈兆彬.论合同法中的情势变更原则[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2):68-72. 被引量:1
-
4陈军芬.再析情势变更原则[J].长沙大学学报,2006,20(3):45-47. 被引量:1
-
5宋立新.谈合同履行的情事变更原则[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6):77-78.
-
6裘宇清.论情势变更原则在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中的适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65-68. 被引量:7
-
7刘瑛.论情势变更原则在合同法中的必要性[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1):333-334. 被引量:2
-
8王建东,杨国锋.房贷调控政策背景下的情势变更原则及应用[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5):23-27. 被引量:6
-
9蒋玮.浅析新形势下情势变更原则在合同法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35):72-73.
-
10刘郡.我国《合同法》情势变更原则透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4):81-85.
-
1林珊.论我国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一条第一款b项的保留[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36(3):60-64.
-
2王晓玲.“尼古拉”号究竟该属谁[J].中国律师,1997,0(8):44-45.
-
3杜涛.合同形式的法律效力[J].中国律师,1998(1):72-73. 被引量:5
-
4舒里明.不可抗力[J].电子外贸,2002(3):31-34.
-
5聂国瑾.信用证欺诈:识别与防范[J].中国律师,1996,0(12):39-39.
-
6孙光焰.涉外经济合同识别的探讨[J].律师世界,1997(5):26-27.
-
7普雷斯顿,M.陶博,王建平,林征.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及其对美中贸易的影响[J].国外法学,1988(2):8-11.
-
8虞汪日.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法公约》违约损害赔偿可预见性规则[J].理论月刊,2012(11):100-103. 被引量:3
-
9李伟.国际经济法律行为浅析[J].求是学刊,1994,21(6):59-62.
-
10董国庆.论合同履行中的预期违约[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1998(1):2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