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去年底,一个人给我打电话,自我介绍并说他打电话的原因,电话里他的声音急促、弱,好象打电话时背后有人在掐着他的脖子。不过我听清了几个关键词……电影学院的……某某我认识……有个电影的想法……我说行,隔几天我们再联系吧。隔了一周,电话又来,这次我听清了他姓王,问我住的地址。放下电话,隔了几分钟我下楼取报纸,在楼门口一个年轻男人里面迎着我,说他就是王什么什么,刚刚电话是在附近打的。我把他带进家,坐下,他又讲了他的名字,这次我听清了,叫王诛天,因为他特意解释说就是"天诛地灭"的"诛"和"天"。他说这不是他的本名,他的本名叫王……(我没有记住,好象是个很通常的名字)为什么要"天诛"呢?我就是要"诛天"。他进一步解释新用的名字,说到"天"这个字时他手往我的天花板指着。然后他说他并不是电影学院的,他认识在电影学院读书的朱传明,听朱说过我,然后就直接来找我了。我想起来了,看过朱传明拍的纪录片《北京弹匠》后,我和朱见面,聊起下步打算,他说他认识了一个山东小伙子,农村来的,在北京的工作是每天在北影厂门口等着当群众演员,如果有活干了,一天有30块酬劳外加一个盒饭,朱说他有一个低成本故事片的想法,觉得这个人的经历很有意思,正在和他合作,让他把他的故事写成电影剧本,他就是电影里的主人公,并本人出演;以后想法找钱拍,要拍成半纪实半虚构的那种。当时我听了朱的叙述,感觉是半高兴半遗憾,高兴是因为朱在北京街头的弹棉花匠之后还是继续盯准另一个"幸福"之外的人,遗憾是,又是一个第一部纪录片之后立马直奔故事片的人,电影学院子弟中好象难得有人不谈故事片就无法谈电影理想的。这种感觉当时只是在我心里打转,没有说出口。
出处
《书城》
2000年第6期20-20,共1页
Book T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