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与高职教育之贯通
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00年第Z2期52-54,共3页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二级参考文献1
-
1游光荣.中低技术依然“垄断”中国产业[J]中国科技信息,1998(14).
共引文献7
-
1周正.消极发展论与积极发展论之争——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研究述评[J].职教论坛,2006,22(05S):17-20. 被引量:1
-
2张宽政.关于建立、健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J].重庆钢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13(1):50-57.
-
3肖福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及定制化相关理论探讨[J].时代经贸,2012,10(18):13-16.
-
4秦学礼.中高职教育“3+2”培养模式衔接的实证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23):79-82. 被引量:5
-
5钱丽欣.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1999(6):33-37. 被引量:3
-
6梁菁.我国中高职衔接的现状分析[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5(6):49-51.
-
7王锦雁.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演进逻辑[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8,20(3):29-36. 被引量:3
-
1胡忧.浅析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特征[J].今日科苑,2009(10):254-254. 被引量:1
-
2马珍珍,何晓莹.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05(4):10-12. 被引量:1
-
3刘二峰.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机械制造人才[J].考试周刊,2011(82):240-240.
-
4傅建东.顺应时代发展 加强中职普通教育课程建设[J].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9(5):38-39. 被引量:1
-
5王翠兰.德国双元制师资培训的经验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2(16):96-97. 被引量:4
-
6唐斌.国外现代职教课程编制方法与特点[J].职教论坛,1998,14(12):63-64.
-
7于素红.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课程建设[J].中国特殊教育,2005(4):56-59. 被引量:12
-
8田洪睦,张鲁殷.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新模式的探索[J].泰山学院学报,1998,23(3):87-90. 被引量:1
-
9罗祥华,李丽芳.成人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J].成人教育,2007,27(9):33-34. 被引量:5
-
10洪光磊.普通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地位[J].教育研究,1994,15(9):34-38.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