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海金融》
2000年第8期27-30,共4页
Qinghai Finance
同被引文献13
-
1汪三贵,李莹星.中国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治理结构、行为与业绩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4,25(6):38-42. 被引量:25
-
2陈福成,曹京芝,尹程,李子刚.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研究[J].金融研究,2005(1):102-110. 被引量:50
-
3中国农村信用社风险形成机制研究课题组,张维.中国农村信用社风险形成机制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4):70-72. 被引量:9
-
4刘进宝,何广文.制度及制度变迁中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问题研究[J].调研世界,2006(5):25-27. 被引量:1
-
5刘然,艾芳,张相斌.农村信用社改革中法人治理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7(1):111-114. 被引量:4
-
6吴婷婷,刘飞翔.完善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对策探讨[J].台湾农业探索,2007(1):51-55. 被引量:1
-
7满雪东.浅谈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J].商业经济,2007(8):70-74. 被引量:1
-
8肖玉秀,郭爱明.浅谈如何完善农村信贷体系——以农村信用社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193-193. 被引量:2
-
9曾一帆.浅谈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J].法制与社会,2007(8):576-577. 被引量:3
-
10周再清.略论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及防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21(2):24-26.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7
-
1夏云娇,赵国威,祁勇.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4):26-30. 被引量:1
-
2李飞燕,李永平.农村信用社风险问题探析[J].现代商业,2009(29):36-36.
-
3郑景元.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制度之困境与出路[J].政法论坛,2010,28(1):180-187. 被引量:3
-
4孔涛.浅谈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与消除[J].财经界,2012(22):9-9. 被引量:1
-
5卢智慧.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J].商业经济,2014(9):3-4. 被引量:2
-
6邱玉兴,解玮,仇红露,孟芳,乔宏.农村信用社风险预警模型构建[J].商业经济,2014(9):14-16. 被引量:1
-
7饶武珍.风险管理下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信用文化建立的必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0(23):182-182.
-
1方贤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J].金融研究,1998(3):33-36. 被引量:8
-
2梁小燕.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几点认识[J].南方金融,1999(2):50-51.
-
3褚保金,陈涤非.试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2(8):20-25. 被引量:24
-
4胡小龙.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J].乡镇经济,2004,20(4):12-13. 被引量:7
-
5唐铁健.规范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对策思路[J].农业经济,1998(2):37-38.
-
6符浩勇.试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出路[J].新东方,1999,0(2):89-91.
-
7宋家生,唐柏善,周丽平.浅谈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J].武汉金融,1999(9):43-46. 被引量:1
-
8植凤寅.农村合作金融再出发[J].中国金融,2014(7):90-93. 被引量:4
-
9吴刚.加入WTO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J].吉林金融研究,2000(8):36-37.
-
10杨少俊.试论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问题[J].农村金融研究,1997,0(3):18-22. 被引量:1
;